|
想骑毛驴进北京看毛主席的维族老人──库尔班·吐鲁木
|
|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2014.11.19 子夜星网站整理编辑
五十八年前的1956年,翻身解放后的新疆维吾尔族老人库尔班·吐鲁木,骑着毛驴要到北京见毛主席的故事,至今仍被广泛传颂着。这一感人故事,见证着当时翻身解放后的全国各族劳苦大众对毛泽东主席的深切思念之情。
库尔班·吐鲁木的身世
库尔班·吐鲁木,维吾尔族,1883年出生在新疆于田县托格日尕孜①乡一个“巴依②”家的牛棚里。他五岁时,因父亲、母亲、哥哥、姐姐相继惨死在地主手里,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自此沦为地主库孜阿吉家的小长工。接着,他又给富农塔拉阿洪·塔斯土姆当了16年长工,后来又在地主的压榨下渡过了10多年。炎热的夏天,他被迫到蚊子密集的芦苇地里,饮着湖里的死水,啃着干硬的包谷馕③,日日夜夜给地主割芦苇。冬季,白天在戈壁滩上给地主挖红柳柴取暖,夜里自己却只能蜷曲在戈壁滩上的土壕里露宿。他自幼受尽财主们的虐待和欺凌,终年过着饥寒交迫、牛马不如的生活。成年后,为了摆脱被奴役、欺凌的生活,库尔班带着妻子逃到荒漠里,靠吃野果活下来。他无数次虔诚地跪在地上向真主祷告求救,可他的境遇不仅丝毫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落得妻离子散,孤身一人挣扎了17年。此时的库尔班·吐鲁木,除了一条破毡子,一把破铜壶外,便是一身沉重的债务。
库尔班·吐鲁木的新生
1949年9月,毛泽东主席命令人民解放军开进新疆,并和平解放了新疆,新疆人民苦难的日子总算熬到了头。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军进入新疆和田市于田县,在一片树林里发现了一个衣衫褴褛、披头散发的“野人”。当战士走近他时,不料却遭到了袭击。于是,解放军把他带到村里,乡亲们认出这就是多年前失踪的库尔班·吐鲁木。乡村干部很快让他解除了对解放军的误会,并给他安顿了住处,还帮他找到了离散的妻子阿西罕和已经16岁没见过面的女儿阿娜尔罕。
1952年9月至1953年12月,经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批准,在新疆农区分四期进行了土地改革,打倒了千百年来压在各族人民头上的地主阶级,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345万农民分得737万多亩土地,使新疆各族农民不仅摆脱了汉族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而且结束了本民族内部的以地主阶级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真正在政治上、经济上得到了翻身。
库尔班·吐鲁木的家乡在1952年进行了土地改革,他在大会上斗争了地主,并分得十四亩耕地、一所房子和一头毛驴。69岁的库尔班·吐鲁木第一次种上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他精心耕作,第一年就获得了丰收。看着自家仓里满满的粮食,他深知这些都是共产党、毛主席赐给的幸福,因而感恩之情日益加深,开始产生了想亲眼见见大救星的念头:我一定要去看毛主席,让他尝尝我的丰收果实。他时常托汉族干部,通过翻译给党中央、毛主席写信,忆过去的苦,思如今的甜。杏子熟了,他就挑最好的晾杏干收起来;包谷丰收了,他就拣几个最大的留下;甜瓜熟了,他又摘两个最好的保存起来,准备随时带给毛主席。
库尔班·吐鲁木当上劳模
当家做主后的库尔班·吐鲁木过上了好日子,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虽然想亲眼见见毛主席的愿望一时难以实现,但毛主席和党中央办公厅先后回复给他四封热情洋溢的勉励信,使他受到了极大鼓舞。他时刻想着:一定要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好好劳动。
1953年,他不但积极参加了互助组,并且还用自己劳动得来的钱买了十二个犁铧,送给全乡的互助组。1954年成立常年互助组,他又买了一头牛交给组里无偿使用,接着他又加入了合作社。从1953年到1957年的五年中,他一共卖出的余粮就有4900多斤。1955年和1956年,他曾两次被评为乡、社积肥模范,时为于田县树起了一面红旗。
库尔班·吐鲁木骑毛驴上北京
互助合作的道路,使库尔班·吐鲁木生活越来越富裕,他想亲眼见见毛主席的心愿也越来越强烈了。他默默地做着准备,要骑毛驴走到北京去。村民们笑他不知去北京的路有多艰难,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但老人家意志坚定,不为所动。他说:北京在地上,只要我的毛驴不倒下去,一直走,就一定能走到北京。能让我亲眼看看毛主席,我这一辈子也就心满意足了。
1956年金秋十月,库尔班·吐鲁木打了上百斤馕,在一个晴朗的日子,装上自己准备的礼物,穿上节日的服装,骑着毛驴去北京看望毛主席去了。
时任中共于田县委书记李玉轩下乡检查工作,听说库尔班大叔骑毛驴上北京去了,便着急起来。此时,正好有一辆军车经过,李书记向司机说明情况,立即弃马登车前去追赶。数小时后,李书记追上了库尔班·吐鲁木,好不容易才把他劝回。
县上的干部和更多的乡亲们知道了此事,都来劝他:“北京太远了,骑毛驴根本去不了。”骑毛驴去不成,那怎么办呢?于是,老人又到公路上去拦汽车,司机听了,也只是笑着摇摇头,善意地婉言拒绝了。以后,他只要见到上边来人了,就要打听毛主席的情况。他想见毛主席的事,一时传遍了天山南北。
1957年春,原自治区党委书记王恩茂来于田视察工作。于田县委将库尔班·吐鲁木老人劳动生产模范事迹,及他骑上毛驴上北京探望毛主席的行动向王书记作了汇报。王恩茂同志来到库尔班·吐鲁木老人的家,高度赞扬了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民族团结、热爱劳动的精神,答应有机会一定让他到北京去。
库尔班·吐鲁木见到了毛主席
1958年6月,和田专区组织优秀农业社主任、技术员和劳动模范去北京参观农具展览会,库尔班·吐鲁木也荣幸地被列入其内。当喜信传来,老人立即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珍贵礼物,第一个来到县城。他终于如愿以偿地与代表们一起乘飞机来到了北京。
1958年6月28日下午,这位历经了无数辛酸与坎坷的75岁老人,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对库尔班·吐鲁木的远道而来,毛泽东感动地说:新疆的老百姓多好啊,这么大老远的还要骑毛驴来看我。当大家合影完了,毛主席特意走到库尔班·吐鲁木面前和他握手。库尔班·吐鲁木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眼含热泪,久久舍不得松开。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当时,我们尊敬的摄影师侯波同志,定格了这一感人的历史镜头。
1958年,毛泽东和维吾尔族老人库尔班·吐鲁木亲切握手
库尔班·吐鲁木当场给毛主席献了礼物,又一次幸福地和毛主席握了手。接见后第二天,毛主席还专门派人看望了库尔班·吐鲁木,并送给他十米“条绒布”和对新疆少数民族兄弟的亲切慰问。
库尔班·吐鲁木多年来一直要到北京亲眼看看毛主席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喜讯传回家乡,于田春意盎然,万民同喜。
一幅珍贵照片进入南疆千家万户
此后,库尔班的故事与形象传遍全国。随之,库尔班骑毛驴抱哈密瓜上北京见毛主席的彩印连环画、年画也进入千家万户,《库尔班大叔你到哪里去》成为流传最广、倍受欢迎的歌曲,库尔班老人也成为维吾尔人乃至新疆各族人民的骄傲。
因为《毛泽东与新疆维吾尔族老人库尔班握手》这张照片,摄影师侯波也和新疆结下不解之缘。因为这张照片,侯波成了新疆人民眼中的“明星”。上世纪80年代,侯波来到南疆叶城,当地群众听说库尔班与毛主席的合影就是侯波拍的,就一定要与她握手,他们对侯波说,你给毛主席照相,一定握过毛主席的手,我们握着你的手就像握着毛主席的手一样。这样,和侯波握手的人蜂拥而至,侯波招架不住,有关人员只好把她藏在医院里。在南疆,侯波发现几乎每户人家都挂着毛泽东库尔班合影的照片,这使侯波极为感动,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这眼泪既是对维吾尔族人民对毛泽东几十年如一日的那份爱戴之情的感动,也有对自己作为摄影工作者得到认可的喜悦。后来,侯波还得知,新疆人民又在和田做了个雕塑,再现了她拍摄的这一瞬间。她明白,新疆人民对毛主席的感情太深厚了,库尔班老人的举动,事实上也是他们大多数人的愿望。
库尔班·吐鲁木的后来
1959年1月,库尔班·吐鲁木当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人大代表。1959年7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10月,他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国庆大典,第二次见到毛主席。1960年,他的劳动模范事迹编入全国小学语文教材。后来他还曾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原革委会委员、和田地区原革委会委员、中共于田县委委员、于田县原革委会副主任、于田县原红旗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等职。1973年10月,库尔班·吐鲁木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成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1975年5月26日,库尔班·吐鲁木因病在和田逝世,终年92岁。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库尔班·吐鲁木把对毛主席、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化作争当劳动模范、民族团结模范的坚强动力。在他当选全国第四届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后,更是率先垂范,兢兢业业,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庄重承诺。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建设及民族团结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不愧为全国各族人民的杰出代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敬仰。库尔班·吐鲁木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里。
纪念库尔班·吐鲁木
库尔班·吐鲁木虽已作古,但他为于田各族人民留下了一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民族团结、热爱劳动的宝贵精神财富,无时无刻不在感召着今天的人们。为了怀念伟大的领袖和去世的劳动模范,1993年11月,为库尔班·吐鲁木重新修建墓碑。1995年,一座毛主席与库尔班·吐鲁木握手的巨型塑像,豁然矗立在于田县城西口。2002年摄制成电影《库尔班大叔上北京》,列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点献礼片。2003年4月,“库尔班·吐鲁木纪念室”竣工落成,并对外开放。这是中共于田县委、于田县人民政府为鞭策下一代而建成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库尔班·吐鲁木的后裔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极大关怀和帮助。
在库尔班·吐鲁木精神的感召下,于田县涌现出了一大批“新世纪库尔班·吐鲁木”的先进典型,有力地促进了于田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编辑/慎思不惑)
--------------------
【注释】
① 尕孜,读音 gǎ zī。
② 巴依:于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里为“财主”的意思。
③ 馕[náng]:新疆人对烤饼的称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