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学家、重要的中共领导人之一瞿秋白
子夜星网站整理辑录
|
|
1950年12月31日,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题词,高度赞扬他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
|
|
|
瞿秋白,原名瞿双,江苏常州人。早年曾到武昌外国语学校学英文,1917年春,瞿秋白随同堂兄纯白北上到北京谋生。原本要报考北京大学,但付不起学膳费,参加普通文官考试未被考取,于是考入外交部办的“不要学费又要出身”的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
1919年5月4日,瞿秋白参与了五四运动,6月3日参加上街演讲活动,反动当局逮捕了包括瞿秋白在内的178人,关押于北大法科校舍临时改的拘留所。6月8日,当局迫于各界压力,释放全部学生。8月23日,瞿秋白和各地学生代表集聚新华门抗议“马良祸鲁”被警察厅逮捕,8月30日迫于全国爱国运动的压力,请愿代表得到全部释放。同年11月,参与创办《新社会》旬刊。
1920年初,加入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瞿秋白应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请,以特约通讯员身份赴苏俄实地采访。
1921年6月22日,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7月6日,瞿秋白在安德莱厅见到了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并在会间进行了简短的交谈。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节四周年,瞿秋白在莫斯科第三电力劳工工厂参加工人的纪念集会,又一次见到了列宁,并聆听了他的演讲。1921年秋,东方大学开办中国班,瞿秋白作为当时莫斯科仅有的翻译,进入该校任翻译和助教。当时在中国班的学生有:刘少奇、罗亦农、彭述之、任弼时、柯庆施、王一飞、肖劲光等。瞿秋白讲授俄文、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并担任政治理论课翻译。
1921年5月,在莫斯科经张太雷介绍,加入联共(布)党组织。192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苏俄两年时间里,他做了大量考察、采访和写作,先后撰写了《共产主义人间化》《苏维埃俄罗斯经济问题》等数十篇通讯和《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著作,以自己的亲见亲闻,客观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的真实情况,告诉中国人民,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历史事业之第一步”,莫斯科已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心海中的灯塔。”
1922年底,陈独秀代表中国共产党来到莫斯科,瞿秋白担任他的翻译。1922年12月21日,受陈独秀邀请,离开莫斯科,于1923年1月13号回到北京。
1923年2月,为更好地传播列宁主义,瞿秋白翻译了斯大林著作《论列宁主义基础》中的《列宁主义概述》部分,同年4月22日在《新青年》第1号上发表。在此之前,瞿秋白还撰写了许多介绍列宁、共产国际纲领与策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方面的文章。同年6月,他出席党的三大,参加起草党纲草案。7月,他到上海在于右任、邓中夏创办的上海大学中担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这所国共合办的大学,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8月撰写发表了《现代中国所当有的“上海大学”》,为上大的发展制定了宏伟的规划。同时,瞿秋白兼管中共宣传工作,担任季刊《新青年》杂志的主编,同时主编中央的另一机关刊物《前锋》,参加编辑《向导》。
1924年1月,他和李大钊、毛泽东、李立三等人,一起出席国民党在广州开幕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大会宣言的起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新三民主义政策,并当选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后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为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做了大量工作。
1925年1月起,瞿秋白先后在中共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5月30日,参与领导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6月4日,瞿秋白负责主编出版了我党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报道上海和全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消息。1926春,病重住院,抱病写《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问题》一书。
1927年2月7日,自编《瞿秋白论文集》。同月22日,上海工人发动第二次武装起义,瞿秋白赶到拉斐德路暴动指挥所,参与领导起义。当晚,出席中央和区党委联席会议,连夜起草了《上海二月二十二日暴动后之政策及工作计划意见书》,提交中央特别委员会。2月25日至3月2日,出席中央特别委员会会议,讨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问题,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3月从上海到汉口,负责第五次代表大会事宜。4月11日,为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写序。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随后武汉国民政府也叛变革命,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杀戮,陈独秀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方针。4月27日~5月9日,中共五大召开,在第一天陈独秀做中央报告后,第二天瞿秋白便散发《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尖锐地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瞿秋白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并任政治局常委,主管理论宣传工作。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决定改组,陈独秀被停职,由周恩来、李立三、李维汉、张太雷、张国焘五人组成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主持中央工作。
1927年8月7日,“八七”紧急会议召开,新来的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参加了会议。瞿秋白、李维汉主持了会议。罗明纳兹作党的过去错误及新的路线的报告和结论,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会作将来工作方针的报告。会上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正式将陈独秀(缺席)免职,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会后,瞿秋白担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主席,主持党中央工作,当时只有二十八岁。不过,在反对右倾错误期间,他却犯了左倾盲动错误,虽然不过只持续了三个多月,但仍给当时的中国革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12月广州起义的失败使瞿秋白等中央领导人有所觉悟,及时发现纠正了左倾盲动错误,并在1928年3、4月间的临时常委会上作了自我批评,在实践中基本结束了全国范围内的左倾盲动错误。
1928年5月中旬,瞿秋白抵达莫斯科。6月,瞿秋白在莫斯科郊外的兹维尼果罗德镇主持召开中共六大。“六大”之后,瞿秋白继续留在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的两年时间内,实际在国内直接领导中共的是李立三和向忠发。
1929年夏,王明一伙利用联共“反右清党”运动,掀起攻击中共代表团风波,将右倾和左倾的帽子一切扣到瞿秋白头上。1930年春在联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支持下,瞿秋白被撤销了中国共产党驻莫斯科代表的职务,携妻子离开苏联回国,8月26日回到上海。在9月底召开六届三中全会批判“立三冒险主义“路线上,由于瞿秋白“没有认出立三路线和国际路线的根本不同”,对立三路线的批判不够彻底。于是,1931年1月7日,在米夫操纵下,于上海召开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不仅开除了李立三的中央委员,瞿秋白也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
1931年1月,遭到米夫、王明集团解除了中央领导职务的瞿秋白,带着妻子杨之华回归文学,接受委托代管中央文化委员会工作,由此介入上海“左联”领导。此间,和鲁迅并肩战斗,结下深厚友谊,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这时,国民党悬赏两万大洋通缉瞿秋白。为了安全,冯雪峰秘密安排他夫妇住到紫霞路68号的朋友谢旦如家。瞿秋白在谢家住了两年,深居简出,一面养病,一面通过冯雪峰指导左联工作,一面夜以继日地坚持翻译和著述。
1932年,鲁迅、瞿秋白二人相互间多次于家中会面,就“左翼”联盟事宜进行合作商谈。期间,瞿秋白曾在鲁迅家中做客、避难。
1933年2月上旬,瞿秋白的住地又发生了问题。上海中央局得到情报,说国民党特务要在当天晚间破坏中共在紫霞路的一处机关。经过分析,认为瞿秋白夫妇的住处,可能发生危险。中央局组织部长黄文容急忙赶来通知转移,瞿秋白决定再次到鲁迅家中避难。
此一阶段,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共青团中央等机关迭遭破坏,许多党团、工会和其他群众团体的领导人及工作人员被捕、被关、被杀。因此,1934年1月7日,瞿秋白奉命离开上海,于1934年2月5日,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中央红军决定长征后,瞿秋白虽然几经要求随军长征,但还是因为王明的意见,而被留下来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部长。
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在向香港转移途中,于福建省长汀县水口镇小迳村,被地方反动武装保安十四团钟绍葵的部队俘获,关入上杭监狱。由于叛徒指认,身份被识破,于5月9日被押解到长汀。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采取各种手段利诱劝降,都被他凛然拒绝。在被押期间(5月23日),瞿秋白写下了《多余的话》一文,表达其由文人从政曲折的心路历程。6月18日晨,写完绝笔诗,神态自若地缓步走出囚室,从容踏向刑场,沿途唱着《国际歌》《红军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到达刑场后,盘膝坐在草坪上,饮弹洒血,慷慨就义,时年36岁。
一位临场记者,这样报道瞿秋白就义时的情景:
1935年6月18日,福建长汀。瞿秋白来到中山公园,“至中山公园,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息呻吟。信步至亭前,已见小菜四碟,美酒一饔。彼独坐其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神色无异”。酒半乃言曰:“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瞿秋白说罢此话,坦然正其衣履,到公园凉亭前拍了遗照──他背着两手,昂首直立,恬淡闲静之中流露出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概。
瞿秋白在刀兵环护下,慢步走向刑场。刑场在长汀西门外罗汉岭下蛇王宫养济院右侧的一片草坪,距中山公园二华里多。倘是怕死的人,不要说步行两华里,就是二十米也无法走,恐怕是要被人拖行的。
瞿秋白手挟香烟,顾盼自如,缓缓而行。继而高唱国际歌,打破沉寂之空间。到了罗汉岭下,他自己找了块空地面北盘足坐下,回头看了看行刑者说:“此地甚好”,接着饮弹洒血,从容就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