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别低估了乌鸦的智商
|
|
|
|
|
来源 视觉志 2024年01月27日 子夜星网站整理编辑
它们曾因全身通黑被恶意解读,贬入尘土。对这些因为羽毛颜色、嗓音与习性不受待见的小家伙们,是时候重新认识一下了。
被捧杀的圣鸟
时间回到远古时代,那时候的乌鸦和现在的口碑截然不同,是当之无愧的圣鸟,地位颇高。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开始在彩陶器皿绘制“阳乌载日”的神话。
什么是“阳乌载日”呢?远古时代,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限,只知道太阳能够带来温暖和生命。太阳就成了人们的崇拜对象。通过日常的观察,人们发现每天东升西落的太阳不是无瑕的。它中间有黑点,下面还伴有黑云,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下面驮着太阳前行一样。什么东西能驮着太阳呢?那肯定是会飞的鸟啦!于是,黑色乌鸦驮着太阳东升西落,“阳乌载日”的神话就此诞生。乌鸦成了为人们带来希望的神鸟,后来更是直接成为太阳的化身。
在我们熟悉的“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里,造成“十日并出”异象的正是金乌(阳乌的别称,也称三足乌,赤乌……)后羿“日落九乌”,指的就是射下九只金乌,最后拯救了世界。
到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乌鸦又有了另一个含义──“慈孝之鸟”。受儒家文化影响,人们崇尚孝道,“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等故事被拿来做教育典范。那个时候,乌鸦才是那个报喜的鸟。梦到或者见到乌鸦都被视为吉兆,甚至有“赤乌出现,王业可成”的说法,是当之无愧的祥瑞。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更科学地认识世界。发现所谓的“阳乌载日”和“乌鸦反哺”好像都是一场误会,对乌鸦的态度开始转变。后来又开始对乌鸦的羽毛颜色挑剔上了。在秦汉时期,黑色是尊贵的颜色,黑色的乌鸦自然也被视为尊贵的鸟。但宋朝之后,黑色开始又变成了不详的颜色,再加上乌鸦食腐等特点,这些都“坐实了”它们的“不祥”。并且随着经济重心从北到南的移动,南方习俗信仰成了社会主流。在南方文化里更受喜爱的喜鹊,逐渐取代了乌鸦的地位。
果然,“捧杀”这种事情,无论在什么年代都适用。而说不了话的乌鸦,其身份地位如何,都不过是当时人们的一句话罢了。
鸟中的“爱因斯坦”
人类喜欢用“乌合之众”来表达对乌鸦智商的蔑视,这其实是对它们的一种侮辱。乌鸦是最聪明的鸟类之一。
小时候我们都读过《伊索寓言》里“乌鸦喝水”的故事,本质上是教育我们遇到问题要积极思考,想办法解决。但乌鸦喝水确有其事,并非空穴来风。有科学家做了一个“乌鸦喝水”的升级版实验,结果让人瞠目结舌。
科学家先是在一个装水的瓶子和一个装沙子的瓶子里,分别放上乌鸦喜欢的食物,然后周围放上一些石子,让乌鸦自行选择往哪个瓶子里丢石子可以吃到食物。结果乌鸦理都没理装沙的瓶子,而是专心地将石子投入水瓶,很快就完成了测试。
接着,实验加大了难度。实验人员准备了密度较大的橡胶和密度较小的泡沫板,两者大小颜色完全相同,但泡沫板会浮在水面上,无法使水位升高。乌鸦叼起泡沫板感觉重量不对,果断弃之,专叼橡胶往里扔,也顺利通过了测试。
难度再升级。这次乌鸦要挑战的是u型管。它先是将石子用嘴丢入左边的管子,在发现中间的水位没有上升之后,又去尝试右边,这回水位终于上来了。然后只投右边,拿到了食物。
本来以为这些操作已经很惊人了,但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当然不是。接下来,科学家们将实验再次升级。这次他们设置了一个具有八个步骤的谜题。他们先在一个狭窄的盒子里放上乌鸦喜欢的食物,然后在中间的三个木盒子里分别放入一个石块,再在旁边一个带有机关的透明盒子里放入一个长棍。乌鸦需要通过悬挂在位置1的短木棍,分别从三个盒子里取出石加块,再将石块全部投入透明机关盒里拿到长木棍,再把长木棍塞进狭窄的盒子里才能取到食物。怎么样,是不是光听着就晕了?
看看乌鸦是怎么做的呢?乌鸦先是叼起短棒,尝试直接去够食物,失败。然后它观察了一下四周,发现了自己常用的工具——石子,于是叼着短木棍将石子取了出来。在它取出第二个石子的时候,心里似乎有了想法。它飞到机关盒旁,将石子投入,盒子动了一下,似乎有效果。紧接着它放入第二个石子,盒子又动了,但木棍依然没掉出来。于是它把最后一个石块投入,这一次机关启动,长木棍终于掉了出来。它兴奋地叼起棍子去尝试取食物,这一次,食物终于稳稳地进入它的嘴里。
这个实验说明乌鸦具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它们能在不熟悉的环境下,利用自己熟悉的东西进行排列组合,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思考方式甚至还被写进书里,成为启发儿童思考的科学读物。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网友们也经常会抓拍到乌鸦的“神操作”。
从经典的衔石喝水,到借助外力砸开果壳……它们不仅聪明,并且相当执着。
又贱又萌的反派角色
因为智商高记性好,乌鸦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爱“撩骚”以及“极其记仇”。在网上经常能看到乌鸦“欺负”其他动物的视频。一般为了生计奔波的动物是没有这个闲心的,但乌鸦好像总是乐此不疲。比如,在大熊猫的屁股上拔毛,偷袭狗狗的尾巴。在车路上看见走得太慢的小刺猬,也会忍不住上前催促一下、助一把力。
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乌鸦,千万不要惹它们,因为它们相当记仇,并且自带人脸识别系统,还能把你的画像传遍整个本地乌鸦群,让每只鸦都记住你的脸。印度一个老哥,就是因为在救助一只小乌鸦的时候致其死亡,却被其他乌鸦误以为是凶手。他的噩梦就此开始,整整三年,只要一出门就会受到乌鸦群的报复,最后他只有搬离此地才平息了事件。对“仇人”不留一点情面,受不了一点委屈(虽然是一场误会),但爱憎分明的乌鸦,对帮助过它们的人,也能记住。
一个美国大叔有一天突然在家门口发现两个用松针做成的花束,尾部还套着易拉罐的拉环。他很惊奇这是谁送的,但问遍了邻居家的小孩也没得到结果,直到他发现了不远处,默默注视这一切的乌鸦一家子,才明白原来这是乌鸦送给他的谢礼。
事情要从四年前说起。一对乌鸦夫妇在大叔家门口的树上做了窝,孕育了两只宝宝,一家四口其乐融融。某天夜里,悲剧发生了,一只浣熊叼走了乌鸦妈妈。此后,单亲的乌鸦爸爸终日为了觅食奔波,无法全心保护雏鸟,还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大叔想帮助它们,于是在门前放上一些食物。起初乌鸦们还很警觉,后来察觉到大叔并无恶意的时候,就愉快地接受了食物,有时候还会主动来这里觅食。大叔还曾经救治过从窝里掉出来的幼鸟,在长久的互动中,人鸟之间变得越来越熟悉。直到这一天收到来自乌鸦一家的礼物,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结草衔环的典故,虽然送的是拉环,或许这是鸟儿们能想到的致意的最高礼仪。
有意思的是,评论里也有很多网友晒出自己帮助乌鸦之后,收到对方送来的各种闪闪发光的小礼物的经历。
这些聪敏的小生灵们,经历过一切崇拜、误解、厌恶、漠视,仍然选择活出自我。它们爱憎分明、有仇就报、从不内耗,永远保持领先的精神状态。它们是可爱迷人的反派角色,可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也有属于自己的行为法则以及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