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毛泽东自传》出版的前前后后
伟大的人物 伟大的故事
本书责任编辑:丁晓平
在毛泽东诞辰108周年和逝世25周年前夕,尘封64载的传奇之书《毛泽东自传》,日前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今年4月19日,一本1937年出版的《毛泽东自传》惊现于古城西安。10天之后当我从北京飞赴西安,看到这本尘封了64载的传奇之书的那一刻,我仍然按捺不住我这颗因激动而颤抖的心灵,它仿佛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圣者,给我讲述那穿越历史时空隧道的悠远而有神奇、神秘而有新鲜的故事。
《毛泽东自传》是一本十分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而在解放前的“国统区”以单行本形式出版发行《毛泽东自传》非常罕见,这是因为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领袖的传略只能以别的书名或以“隐蔽”的方式出版。而且由潘汉年亲笔题写书名的也是第一次发现。
《毛泽东自传》是一本真实生动、自然亲切,又撼人心魄的好书,捧读它,就好象是在面对面地聆听毛主席他老人家给你讲述他自己的故事,没有做作,没有浮躁,没有功利,也没有传奇。这些故事有的平常得犹如发生在我们自己的童年,有的意外得超乎我们的肤浅的想象,但读起来仍然是那么的从容而又漫不经心,宽容中又蕴藏着坚忍不拔,善良、英勇、顽强、自信、拼搏等等这些形容词,在毛泽东的故事面前已经黯然失色。
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就好象是在讲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毛泽东其特殊的经历和磨难,在其述说中也变得平静如水,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到是在聆听自己朋友的故事,真实可信,又风趣幽默。经过查阅考证各种文献资料,《毛泽东自传》出版的前前后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毛泽东为什么向一个外国人讲述自己的生平?
美国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是第一个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西方新闻记者。1936年7月15日,他在宋庆龄先生和我地下党的帮助下,到达当时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所在地陕西保安县(即志丹县)。第二天毛泽东就接见了他,并与他进行了关于抗战形势的谈话,即本书附录中的《毛泽东论中日战争》。
同时毛泽东还建议斯诺到前线去看看。斯诺遵照毛泽东的意见,到前线生活了一个月,对中国红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把自己在陕甘宁边区所听、所看、所记的事情写了一系列通讯,首先在英美报刊发表,客观公正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扩大了中国革命在国内外的影响。而《毛泽东自传》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篇。
在此期间埃德加·斯诺给毛泽东列了一个关于毛泽东“个人历史”的问题表,请求毛泽东谈谈自己的革命经历。但毛泽东对此不感兴趣。“不管怎样,他是不大相信有必要提供自传的。”斯诺就非常着急,力争说:“在一定程度上,这比其他问题上提供的情况更为重要。”斯诺说:“大家读了你说的话,就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再说,你也应该纠正一些流行的谣言。”
在当时,国民党多年来把红军描绘成堕落、愚昧无知的土匪,只知道烧杀抢掠,共产共妻,四处散布谣言迷惑人民大众。毛泽东仍不表态,斯诺就接着说:“外边还有许多关于你已经死去的传说,有人说你说流利的法语,有些人说你是一个无知的农民,还有人说你是一个病得半死的肺结核病人,有的强调说你是一个发狂的狂热分子。”毛泽东对此感到非常意外,“人们竟然会花费时间对他进行种种猜测。”为了避谣,正人视听,纠正这类传说,以便有利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再一次审阅了斯诺列的那些问题。最后毛泽东说:“如果我索性撇开你的问题,而是把我的生平的梗概告诉你,你看怎么样?我认为这样会更容易理解些,结果也等于回答了你的全部问题。”“我要的就是这个!”斯诺叫道,非常的高兴。毛泽东第一次把自己的身世尽可能地告诉了这个外国记者。斯诺按照当时在场给毛泽东任英文翻译的吴黎平的口译,认真记录下来,写了《毛泽东自传》。斯诺在自己的文章里提到,每次和毛泽东谈话时“全由一个留学生吴黎平任翻译。我的记录用英文写出后,交吴氏译为中文,然后让毛泽东加以修正。毛氏对于任何条文节目,都一定要求其详尽和精确。”而据吴黎平1979年所讲:“关于毛泽东个人革命经历部分,斯诺按照毛泽东的要求整理成文,由黄华译成中文,经毛泽东仔细审阅后做了少数修改,交黄华照改后退给斯诺。”而斯诺在写作时为使用第一人称叙述和妻子海伦·斯诺还有过争议,斯诺要妻子把毛泽东的生平材料压缩一下,为他的书做些摘要,他准备用第三人称把其中某些部分重新写一下;海伦惊呆了,当即提出异议:“这可是经典著作,是无价之作!”海伦认为毛泽东的生平材料是斯诺著作的心脏和脊梁,不能改动原材料,而应用毛泽东的原话,用第一人称才更完美。斯诺采纳了妻子的建议。因此,在《毛泽东自传》及以后的斯诺写毛泽东生平的作品中,都用的是第一人称。
《毛泽东自传》当年是怎么出版的?
《毛泽东自传》是1937年11月1日当时的进步书社--上海复旦大学文摘社出版,上海四马路黎明书局(现在的福州路)经售。据山西太原的郝三丁先生提供的有关《毛泽东自传》当年出版后的“广告资料”中介绍,“本书是毛泽东先生亲向美国著名记者史诺氏(即斯诺)口述身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文献。原文首先在《亚西亚》(英文杂志,即asia)上分四期发表,经本社译出在《战时旬刊》中连续刊出,曾引起读者莫大的注意。现原文最后一章已由航空寄到本社,经汪衡先生全部译出,并请周民先生详加校正……”据考证,1937年2月1日,由上海复旦大学文摘社编辑的《文摘》月刊创刊,16开,彩色封面,每期达200页,共出版8期,名誉社长钱新之,社长吴南轩,主编为孙寒冰等人,总经售是黎明书局。1937年8月1日出版的第2卷第2期,在“人物种种”栏目内,开始刊载“毛泽东自传(特译稿)”。
卢沟桥事变后,随着形势的发展,《文摘》月刊改版为《文摘战时旬刊》,在其第1号(1937年10月14日出版)继续刊载《毛泽东自传(2)》,直到第6号全部刊载完毕。而黎明书局创办于1930年,孙寒冰是负责人,徐毓源为经理,起初规模很小,只有四五个人,没有出过多少书,在1936年前后,上海掀起抗日救亡高潮后,伍蠡甫、冯和法先后加盟黎明书局。出版时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阻挠,孙寒冰四处奔走活动,并得到在上海负责统战工作的潘汉年(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的大力支持,《毛泽东自传》才得以出版,并在19天之后再版,发往当时的北平、南京、开封、安庆、成都等15个分发行所和全国各大书局代售。
《毛泽东自传》中“解放后未公开发表过的照片”的来历
更令我们惊喜的是,《毛泽东自传》中那张毛泽东站在陕北农家小院中的全身照片,照片中还有一只觅食的母鸡,这是解放后还没有公开发表过的,十分珍贵。据陕西省档案馆资料,此照片的拍摄者是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香港建义利有限公司董事长田一明先生。
1937年,当时只有23岁的田一明先生受当时国民党陕西省政府秘书长杜斌丞派到陕北处理公事,4月,在当时七贤庄红军联络处李克农主任的安排下乘一辆装满补给品的篷布卡车,一路颠簸到达延安。时任苏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安排他晋见毛泽东等领导人。
毛泽东当时住在延安北门靠左边的土山下的一所小院落里,陪田一明同去的还有延安县县长王正身。田一明先生在一份赠送给陕西省的资料中说:“记忆中的窑门是朝东开的,窑洞的土炕上放了一块担任床用的木板,上边放着洁白的棉被和卧具,显示着毛主席还不习惯睡土炕。炕沿上放着一张长方形的小桌,桌上放着几本书和茶具。室内靠门窗亮处放着一张长方形方桌和椅子,墙上钉着一幅大的作战用的军事地图。室中央放着一张长方形的条桌和几把木制椅子。落座后,毛主席还和我们来家常,问我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在谈话快要结束的时,我提出想为毛主席照一张相,他概然应允。我们一同走出窑洞的门,在院中选一光线比较好的角度。我当时用的是德国agfa牌的相机,胶片是film
pack,一张一张地抽换。
因此,对光和抽换胶卷要费一点时间,毛主席站在天井中毫无着急之意,还一再说:慢慢来。当我要按下快门时,忽然有一只小鸡走到毛主席的身后,我正要赶那只小鸡时,毛主席摇摇手说:不要赶,留上小鸡在身后更有生活气息。”据说,这张照片的底片目前保存在新华社。
此外,《毛泽东自传》插页中有毛泽东关于“抗日”的手书题词,落款处有一朱印“毛泽东印”,此印章的作者目前不知是谁,还是一个谜。
本书责任编辑丁晓平希望其他《毛泽东自传》版本的收藏者与其联系。
联系电话:(010)66801097
电子邮件:dxp200199@sina.com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28号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邮编:100081
〔共8頁〕01
02
03
04
05
06
07
08 上一頁
返回第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