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卷一七五·陈纪九   -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

  
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 >> 诸子百家 >> 资治通鉴 <175>
  


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 编著


《资治通鉴》凡二百九十四卷 子夜星网站整理编校

  

  

〔共294頁〕上一卷 下一卷

资治通鉴·卷一七五 陈纪九


 
  〔南朝〕陈纪九 〔起重光赤奋若(辛丑),尽昭阳单阏(癸卯),凡三年。〕

  〔南朝〕陈高宗宣皇帝·下之下

  【原文】

  〔南朝〕陈高宗宣皇帝 太建十三年(辛丑 公元581年)

  春,正月,壬午,以晋安王伯恭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袁宪为右仆射。宪,枢之弟也。

  周改元大定。

  二月,甲寅,隋王始受相国、百揆、九锡之命,〔〖胡三省注〗自初命至是五十一日,乃受。〕建台置官。〔〖胡三省注〗置百官也。〕丙辰,诏进王妃独孤氏为王后,世子勇为太子。

  开府仪同大将军庾季才,劝隋王宜以今月甲子应天受命。〔〖胡三省注〗庾季才持正旒宇文护擅权之时,而劝进于杨氏革命之日,巫史之学自信其术耳,非胸中真有所见也。〕太傅李穆、开府仪同大将军卢贲亦劝之。于是周主下诏,逊居别宫。甲子,命兼太傅巳公椿奉册,大宗伯赵煚奉皇帝玺绂,禅位于隋。〔〖胡三省注〗册,册书也。周制:皇帝八玺,有传国玺,皆宝而不用。神玺,明受之于天;传国玺,明受之于运。皇帝负扆,则置神玺于筵前之右,置传国玺于筵前之左。又有六玺:其一,皇帝行玺,封命诸侯及三公用之;其二,皇帝之玺,与诸侯及三公书用之;其三,皇帝信玺,发诸夏之兵用之;其四,天子行玺,封命蕃国之君用之;其五,天子之玺,与蕃国之君书用之;其六,天子信玺,征蕃国之兵用之。六玺皆白玉为之,方一寸五分,高寸,螭虎钮。梁敬帝太平元年,周闵帝受魏禅,五主,二十四年而亡。隋主本袭封随公,故国号曰随。以周、齐不遑宁处,故去“辵(辶)”作“隋”,以“辵(辶)”训走故也。辵,音绰。煚,俱永翻。绂,音弗,同“黻”。〕隋主冠远游冠;〔〖胡三省注〗远游冠,制似通天冠而前无山述,有展筒横于冠前,皇太子及王者后诸王服之。主冠,古玩翻。〕受册、玺,改服纱帽、〔〖胡三省注〗纱帽,白纱帽也,名高顶帽。皇帝服绛纱袍。志曰:开皇初,高祖常服乌沙帽。纪云:秋,七月,上始服黄,百寮毕贺。盖以黄为常服。〕黄袍;入御临光殿,服衮冕,如元会之仪。〔〖胡三省注〗元会,止日大朝会也。大物充庭,群官各入,就位,再拜。上公一人,诣西陛,解剑升贺,降阶,带剑复位而拜。群官在位又再拜,搢笏三称万岁。〕大赦,改元开皇。命有司奉册祀于南郊。〔〖胡三省注〗告天以受命。〕遣少冢宰元孝矩代太子勇镇洛阳。〔〖胡三省注〗“少冢宰”,当作“小冢宰”。〕孝矩名矩,以字行,天赐之孙也;〔〖胡三省注〗按《隋书·元孝矩传》,祖修义,不言以字行。汝阴王天赐,当魏太和之世,距此时百余年。当考。〕女为太子妃。

  【译文】

  〔南朝〕陈纪九

  〔南朝〕陈宣帝·下之下

  〔南朝〕陈宣帝太建十三年(辛丑 公元581年)

  春季,正月,壬午(初一),陈朝任命晋安王陈伯恭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袁宪为尚书右仆射。袁宪,是袁枢的弟弟。

  北周静帝改年号为大定。

  二月,甲寅(初四),隋王杨坚始接受相国、统辖百官的职务和九锡礼仪,并建立隋国台省、设置官吏。丙辰(初六),北周静帝诏令进封隋王妃独孤氏为王后,隋王世子杨勇为太子。

  北周开府仪同三司庾季才劝说隋王杨坚应该在本月甲子日顺应天命,接受皇位。太傅李穆、开府仪同大将军卢贲也向杨坚劝进。于是,北周静帝颁下诏书,让位迁居别宫。甲子(十四日),北周静帝命令兼太傅杞公宇文椿捧着册书,大宗伯赵煚捧着皇帝的玺印,禅位于隋王杨坚。隋文帝戴着远游冠,接受了册书、御玺,又改戴白纱帽,穿上黄袍;然后进入临光殿,再戴上冠冕,穿上袞服,按照皇帝每年正月初一朝见百官群臣的元会礼仪登基称帝。隋文帝下令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开皇。并命令有关官员捧着册书前往南郊祭天,禀告上天隋已承天受命。又派遣小冢宰元孝矩替代太子杨勇镇守洛阳。元孝矩本名元矩,以字行世,是元天赐的孙子;他女儿是太子杨勇的妃子。

  【原文】


  少内史崔仲方劝隋主除周六官,〔〖胡三省注〗周定六官事,始一百六十六卷梁敬帝纪泰元年。“少内史”,当作“小内史”。〕依汉、魏之旧,从之。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胡三省注〗《隋志》: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盖与天子坐而论道者也。三公参议国之大事,依后齐置府僚,无其人则阙。祭祀则太尉亚献,司徒奉俎,司空行扫除;其位多旷,皆摄行事;寻省府及火佐。置公,则坐于尚书都省。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尚书省事无不总,置令、左,右仆射各一人,总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六曹事。属官左,右丞各一人,都事八人,分司管辖。六曹尚书,分统三十六侍郎,各司曹务,直宿禁省,如汉之制。门下省置纳言、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侍郎,通直,员外、谏议,大夫等官。内史省置监、令、侍郎、舍人等官、祕书省置监、丞、郎等官,领著作、太史二曹。内史省即中书省,避武元讳,改曰内史。门下、内史二省,主出纳、朝直、代言,犹有职事。祕书省较优闲。内侍省则皆宦官也。〕御史、都水二台,〔〖胡三省注〗御史台置大夫、治书侍御史、侍御史、殿内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都水台置使者及丞、参军、河堤谒者,又领掌船局及诸津都水尉、津尉、丞、长等官。〕太常等十一寺,〔〖胡三省注〗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寺,并置卿、少卿、丞、主簿、录事等员。国子寺置祭酒,属官有主簿、录事、国子,太学,四门,书等学、各置博士、助教。将作寺置大匠、丞、主簿、录事,统左、右校署令。〕左右卫等十二府,〔〖胡三省注〗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候,左、右领左右府,左、右监门,左、右领军,各置大将军、将军、长史、司马、录事、功、仓、兵、骑等曹参军,法曹、铠曹行参军、行参军等员。〕以分司统职。又置上柱国至都督十一等勋官,以酬勤劳;〔〖胡三省注〗隋采后周之制,置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大都督、帅都督、都督,总十一等。〕特进至朝散大夫七等散官,〔〖胡三省注〗特进、左,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朝议大夫、朝散大夫,总七等。〕以加文武官之有德声者。改侍中为纳言。〔〖胡三省注〗以考讳忠,故改侍中为纳言。〕以相国司马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相国司录京兆虞庆则为内史监,兼吏部尚书,相国内郎李德林为内史令。〔〖胡三省注〗相,息亮翻。相国内郎,相国府从事中郎,避讳改为内郎。〕

  【译文】

  小内史崔仲方劝说隋文帝废除北周建立的六官制度,而恢复汉、魏旧制,隋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隋朝设置了太师、太傅、太保三师和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以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卫等十二府,以分别执掌和统领各类职事政务。又设置了上柱国至都督十一等勋爵,用来酬劳勤苦和立功的将帅;设置了特进至朝散大夫七等散官,用来加封有德行和声望的文武大臣。还将门下省长官侍中改称纳言。任命原相国府司马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相国府司录京兆人虞庆则为内史监兼吏部尚书,相国府内郎李德林为内史令。

  【原文】


  乙丑,追尊皇考为武元皇帝,〔〖胡三省注〗皇考,周随国桓公杨忠。〕庙号太祖;皇妣吕氏为元明皇后。丙寅,修庙社。〔〖胡三省注〗时自高祖以下置四亲庙,同殿异室而已,无受命之祧。塺稷并列于含光门内之右。〕立王后独孤为皇后,〔〖胡三省注〗“独孤”之之下逸“氏”字。〕王太子勇为皇太子。丁卯,以大将军赵煚为尚书右仆射。己巳,封周静帝为介公。〔〖胡三省注〗周主虽禅死乃有谥,通鉴先以谥书之。介,古国名。〕周氏诸王皆降爵为公。

  初,刘、郑矫诏以隋主辅政,〔〖胡三省注〗刘、郑,刘昉、郑译也。矫诏事见上卷上年。〕杨后虽不预谋,然以嗣子幼冲,恐权在他族,闻之,甚喜。后知其父有异图,意颇不平,形于言色,及禅位,愤惋逾甚。隋主内甚愧之,改封乐平公主;〔〖胡三省注〗乐平郡公主。《五代志》:太原郡乐平县,旧置乐平郡。〕久之,欲夺其志。公主誓不许,乃止。

  【译文】

  乙丑(十五日),隋文帝诏令追尊皇考杨忠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皇妣吕氏为元明皇后。丙寅(十六日),又诏令修建祖庙社庙。同时,册立原隋王后独孤氏为皇后,王太子杨勇为皇太子。丁卯(十七日),任命大将军赵煚为尚书右仆射。己巳(十九日),封北周静帝为介公,原北周宗室诸王一律降爵改封为公。

  起初,刘昉、郑译假传北周天元皇帝诏命引用隋文帝辅政,天元杨皇后虽然没有参预谋划,却因为静帝年幼,恐怕政权落入别族手中,所以听说杨坚辅政非常高兴。后来杨皇后察觉到她父亲怀有异图,密谋篡权,心中愤愤不平,往往从言语态度上表现出来;及至北周静帝禅位于隋文帝,她异常愤怒和悲伤。隋文帝也感到非常对不起女儿,于是改封她为乐平公主。过了一段时间,隋文帝想作主将女儿改嫁,乐平公主誓死不从,隋文帝只好作罢。

  【原文】


  隋主与周载下大夫北平荣建绪有旧,〔〖胡三省注〗“载”下逸“师”字。后周置载师之官,属地官,有中大夫,有下大夫。北平郡,治卢龙。荣姓出周荣公。庄子有荣启期。〕隋主将受禅,建绪为息州刺史。〔〖胡三省注〗《五代志》:汝南郡新息县,后魏置东豫州,梁改西豫州,又改淮州,东魏复曰东豫州,后周改曰息州。〕将之官,隋主谓曰:“且踌躇,〔〖胡三省注〗踌躇,住足也。〕当共取富贵。”建绪正色曰:“明公此旨,非仆所闻。”及即位,来朝,帝谓之曰:“卿亦悔不?”建绪稽首曰:“臣位非徐广,情类杨彪。”〔〖胡三省注〗稽,音启。徐广事见一百一十九卷宋高祖永初元年。杨彪事见六十九卷魏文帝黄初二年。〕帝笑曰:“朕虽不晓书语,亦知卿此言不逊!”

  上柱国窦毅之女,闻隋受禅,自投堂下,抚膺太息曰:“恨我不为男子,救舅氏之患!”〔〖胡三省注〗抚,拍也。膺,胸也。太息,愤而舒气长也。〕毅及襄阳公主掩其口曰;“汝勿妄言,灭吾族!”毅由是奇之。及长,以适唐公李渊。渊,昞之子也。〔〖胡三省注〗昞,周柱国李虎之子。李渊始见于此。长,知两翻。昞,音丙。〕

  虞庆则劝隋主尽灭宇文氏,高颎、杨惠亦依违从之。〔〖胡三省注〗依违者,不敢言其不可。〕李德林固争,以为不可。隋主作色曰:“君书生,不足与议此!”于是周太祖孙谯公乾恽、冀公绚,闵帝子纪公湜,明帝子酆公贞、宋公实,高祖子汉公赞、秦公贽、曹公允、道公充、蔡公兑、荆公元,宣帝子莱公衍、郢公术皆死。〔〖胡三省注〗通鉴书宣帝子衍始终备,但目录书大成元年立太子衍,亦自背驰。〕德林由是品位不进。

  【译文】

  隋文帝和原北周载师下大夫北平人荣建绪有交情,在他将要接受禅让时,荣建绪被朝廷任命为息州刺史。在即将赴任时,隋文帝对荣建绪说:“请暂且耽搁一下,当共享富贵荣华。”荣建绪严肃地回答说:“明公的这些话,不是我想听到的。”隋文帝即位后,荣建绪入朝,文帝对他说:“你感到后悔吗?”荣建绪叩头回答道:“我虽然没有处在晋、宋禅让之际东晋秘书监徐广的位置,但和曹魏代汉后的东汉太尉杨彪情状相似。”隋文帝听了发怒说:“朕虽然不明白书上的典故,但也知道你此言不恭敬!”

  原北周上柱国窦毅的女儿得知隋文帝接受了禅让后,气愤得扑倒在殿阶下,捶胸叹息说:“恨我不是个男子,以拯救舅家宇文氏于患难之中!”窦毅和夫人襄阳公主急忙捂住她的嘴说:“你不要乱说,那样会招致灭族之祸的!”窦毅由此对女儿感到惊奇。窦毅女儿长大后,嫁给唐公李渊。李渊,是李昞的儿子。

  内史监虞庆则劝说隋文帝斩尽杀绝北周帝室宇文氏,尚书左仆射高颎、邗公杨惠也违心赞成,只有内史令李德林苦苦争辩,认为不能那样做,隋文帝变了脸色说道:“你只是一介书生,不值得和你讨论此事!”于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孙子谯公宇文乾晖、冀公宇文绚,孝闵帝宇文觉的儿子纪公宇文湜,明帝宇文毓的儿子酆公宇文贞、宋公宇文实,武帝宇文邕的儿子汉公宇文赞、秦公宇文贽、曹公宇文允、道公宇文充、蔡公宇文兑、荆公宇文元,宣帝宇文赟的儿子莱公宇文衍、郢公宇文术,全部被处死。因为这件事,李德林的官品职位再没有升迁过。

  【原文】


  乙亥,上耕藉田。

  隋主封其弟邵公慧为滕王,安公爽为卫王,〔〖胡三省注〗邵、安皆以州为封国。〕子雁门公广为晋王,俊为秦王,秀为越王,谅为汉王。

  隋主赐李穆诏曰:“公既旧德,且又父党。〔〖胡三省注〗李穆与隋主之父忠比肩事周,皆为功臣。〕敬惠来旨,义无有违。〔〖胡三省注〗谓穆劝之受命也。〕即以今月十三日恭膺天命。”〔〖胡三省注〗孔安国曰:膺,当也。〕俄而穆入朝,〔〖胡三省注〗自并州入朝。〕帝以穆为太师,赞拜不名;子孙虽在襁褓,〔〖胡三省注〗襁,负儿衣。褓,抱儿衣。〕悉拜仪同,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胡三省注〗《隋志》曰:按《礼》:笏,诸侯以象,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受命书于笏。笏,毕用也。《五经要义》曰:所以记事,防忽忘。《礼图》云:度二尺有六寸,中博二寸,其杀六分去一。晋、宋以来,谓之手板,此乃不,经今还谓之笏,以法古名。自西魏以降,五品以上,通用象牙,六品已下,兼用竹木。〕贵盛无比。又以上柱国窦炽为太傅,幽州总管于翼为太尉。李穆上表乞骸骨,〔〖胡三省注〗人臣致身以事君,身非己有,故求闲者自言乞骸骨。〕诏曰:“吕尚以期颐佐周,〔〖胡三省注〗记:百年曰期颐。吕尚遇文王,年八十矣,佐文王以及武王,则是期颐之夫也。〕张苍以华皓相汉,〔〖胡三省注〗华皓,谓白首也。张苍免相后,口中无齿,食乳,年百余岁乃卒。〕高才命世,不拘常礼。”仍以穆年耆,敕蠲朝集,〔〖胡三省注〗蠲,免也。朝集,犹言朝会也。〕有大事,就第询访。〔〖胡三省注〗用古人“欲有谋焉则就之”之意。隋主姑以是恩李穆耳,非欲与之大有为也。〕

  美阳公苏威,〔〖胡三省注〗美阳,古县名,汉、晋属扶风,《五代志》不见,盖已省废,姑以古县名封爵之耳。〕绰之子也,〔〖胡三省注〗苏绰佐宇文泰以兴周。〕少有令名,周晋公护强以女妻之。威见护专权,恐祸及己,屏居山寺,以讽读为娱。周高祖闻其贤,除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又除稍伯下大夫,皆辞疾不拜;宣帝就除开府仪同大将军。隋主为丞相,高颎荐之,隋主召见,与语,大悦;居月馀,闻将受禅,遁归田里。〔〖胡三省注〗观苏威之初,其立身何可议哉至于末节,展转于宇文化及、李密、王世充之朝,何其可鄙也!君子是以知令终之难。〕颎请追之,〔〖胡三省注〗追者,寻其后而召之。〕隋主曰:“此不欲预吾事耳,置之。”及受禅,征拜太子少保,追封其父为邳公,〔〖胡三省注〗邳亦以州名为公国。〕以威袭爵。

  【译文】

  乙亥(二十五日),南陈宣帝亲自耕种藉田。

  隋文帝封皇弟邵公杨慧为滕王、安公杨爽为卫王,封皇子雁门公杨广为晋王、杨俊为秦王、杨秀为越王、杨谅为汉王。

  随文帝赐给并州总管李穆诏书说:“您既素有德望,并且又是家父的同辈好友。您劝我顺天受命的来函,我不敢违背。已经于本月十三日恭承天命,登上帝位。”不久李穆自并州入朝,文帝即任命李穆为太师,特许他在朝拜时不称名。李穆的子孙即使还在襁褓之中,也一律授予仪同三司。因此,李穆一门手持牙笏身居官位的多达一百余人,贵盛无比。隋文帝又任命上柱国窦炽为太傅、幽州总管于翼为太尉。李穆上表请求辞职归养,隋文帝下诏书说:“古代姜太公吕尚以百岁高龄辅佐周文王、武王成就王业,张苍以白发老人担任汉文帝的丞相,高才伟人佐命当世,不能拘泥于常礼。”于是以李穆年事已高,敕免除正常朝会。遇有军国大事,朝廷派人到府上征询他的意见。

  美阳公苏威是苏绰的儿子,少年时即享有美名,北周晋公宇文护强行把女儿嫁给他。后来苏威见宇文护专制朝廷,恐怕他一旦失势将会牵连自己,于是就隐居于山寺中,以读书为娱。北周高祖听说他有贤能,就任命他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不久又任命他为稍伯下大夫,可是苏威都称病不接受任命;北周宣帝时又任命他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隋文帝担任丞相后,高颎推荐苏威,文帝就加以召见并与他交谈,非常赏识他。苏威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得悉隋将受禅代周,于是就逃归故里。高颎请求追回苏威,隋文帝回答说:“他这样做是不想参预我的事,暂且别管他。”及至接受禅位后,文帝就征召并任命苏威担任太子少保,追封他的父亲苏绰为邳公,让苏威承袭爵位。

  【原文】


  丁丑,隋以晋王广为并州总管。三月,戊子,以上开府仪同三司贺若弼为吴州总管,镇广陵;〔〖胡三省注〗《考异》曰:《隋书·帝纪》云“楚州”,今从弼传。〕和州刺史河南韩擒虎为庐州总管,镇庐江。〔〖胡三省注〗广陵为吴州,仍周旧也。历阳为和州,仍齐旧也。《隋书》:韩擒虎,河东垣人。“河南”当作“河东”。《五代志》:庐江郡,梁置南豫州,又改合州,开皇初改庐州。盖梁之南豫、合州,皆治合肥,合州因合肥而名也。庐江在合肥东五十里,既徙治庐江,故以庐名州。〕隋主有并吞江南之志,问将帅于高颎,颎荐弼与擒虎,故置于南边,使潜为经略。

  戊戌,以太子少保苏威兼纳言、度支尚书。〔〖胡三省注〗度支尚书,统度支、户部、金部、仓部。〕

  初,苏绰在西魏,以国用不足,制征税法颇重,〔〖胡三省注〗后周太祖作相,置载师,掌任土之法,辨夫家田里之数,会六畜车乘之稽,审赋役敛弛之节,制畿疆修广之域,颁施惠之要,审牧产之政。司均,掌田里之政令,凡人口十巳上,宅五亩;口九已上,宅四亩;口五已下,宅三亩。有室者田百四十亩,丁者田百亩。司赋,掌功赋之政令,凡人自十八以至六十有四与轻癃者皆赋之。其赋之法,有室者岁不过绢一匹,绵八两,粟五斛;丁者半之。其非桑土,有室者布一匹,麻十斤;丁者又半之。丰年则全赋,中年半之,下年一之,皆以时征焉。若艰荒凶札,则不征其赋。又有市门之税。自今观之,亦不为重矣而苏绰犹望后之弛之,可谓志于民矣。〕既而叹曰:“今所为者,譬如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之!”威闻其言,每以为己任。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简,隋主悉从之,〔〖胡三省注〗苏威为度支尚书,居可言可行之地。〕渐见亲重,与高颎参掌朝政。帝尝怒一人,将杀之;威入閤进谏,帝不纳,将自出斩之,威当帝前不去;帝避之而出,威又遮止。帝拂衣而入,良久,乃召威谢曰:“公能若是,吾无忧矣。”赐马二匹,钱十余万。寻复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本官悉如故。

  【译文】

  丁丑(二十七日),隋朝任命晋王杨广为并州总管。三月,戊子(疑误),又任命上开府仪同三司贺若弼为吴州总管,镇守广陵;任命和州刺史河南人韩擒虎为庐州总管,镇守庐江。当时隋文帝有吞并江南的志向,向高颎访求将帅,高颎向他推荐了贺若弼和韩擒虎,因此隋文帝派遣他们二人驻守在南面边境,让他们暗中加以筹划。

  戊戌(疑误),隋朝任命太子少保苏威兼任纳言、度支尚书。

  当初,苏绰在西魏时,因为经常国用不足,所以制定的税收很重。颁行后他慨然叹道:“我今天所制定的重税法,就譬如张满的弓,只是为了在战乱之世满足国用,并不是治平之世的作法。后世的君子,谁能把弓弦放松呢?”苏威听了父亲的话,就把这件事当作自己的使命。现在他担任了度支尚书,于是奏请减免赋税徭役,尽量从轻从简,隋文帝全部采纳了他的建议。苏威因此逐渐受到隋文帝的信任倚重,和高颎一起掌管朝政。隋文帝曾经恼怒一个人,将要杀死他;苏威来到殿閤进谏,文帝不听,将亲自出去杀掉那人,而苏威挡在文帝面前不离开;文帝避开他又想出去,苏威又上前遮挡。于是文帝非常生气,拂衣返回宫中;过了很长时间,文帝才又召见苏威,致歉说:“你能够这样做,我就不用担忧了。”并赏赐给他马两匹,钱十余万。不久,又任命苏威兼任大理寺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原来的官职仍旧。

  【原文】


  治书侍御史安定梁毘,以威兼领五职,〔〖胡三省注〗汉宣帝幸宣室,斋居决事,令侍御史二人治书侍侧,魏、晋因别置治书侍御史。安定郡,泾州。五职,纳言、度支尚书、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也。治,平声。〕安繁恋剧,无举贤自代之心,抗表劾威。帝曰:“苏威朝夕孜孜,〔〖胡三省注〗孜孜,不怠也。〕志存远大,何遽迫之!”因谓朝臣曰:“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杨素才辩无双,至于斟酌古今,助我宣化,非威之匹也。〔〖胡三省注〗匹,偶也。〕威若逢乱世,南山四皓,岂易屈哉!”〔〖胡三省注〗四皓,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遭秦之乱,隐隐于商山,鬚眉皓白,故曰四皓。商山在长安南,故曰南山。隋主以苏威隐遁于周世,故云然。〕威尝言于帝曰:“臣先人每戒臣云:〔〖胡三省注〗先人,谓威父绰。〕‘唯读《孝经》一卷,足以立身治国,何用多为!’”帝深然之。

  【译文】

  治书侍御史安定人梁毗认为苏威一身兼领五项职务,安于繁碎,眷恋于烦杂,没有举荐贤才接替自己的念头,于是就上表弹劾他,隋文帝说:“苏威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而且志向远大,抱负不凡,你为何突然提出要他让贤?”并因此对百官朝臣说:“苏威如果没有遇到我,就无法施展他的抱负;我如果没有苏威,又如何能够推行安邦定国之道呢?清河公杨素虽然辩才无双,至于博古通今,辅助我宣扬教化,就远不能和苏威相比。苏威如果遭逢乱世,肯定会像西汉初年的南山四皓那样隐居避世,岂能轻易使他屈服出仕!”苏威曾经对隋文帝说:“我的父亲经常告诫我说:“只要熟读《孝经》一书,就足以安身立命,治理国家,那里用得着读很多的书!”隋文帝深表同意。

  【原文】


  高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帝欲成其美,〔〖胡三省注〗成其让贤之美。〕听解仆射。数日,帝曰:“苏威高蹈前朝,〔〖胡三省注〗前朝,谓周朝。高蹈,谓其隐遁不仕。蹈,践也,履也;高蹈,言践履之高。〕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胡三省注〗汉武帝诏曰: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宁可使之去官!”命颎复位。颎、威同心协赞,政刑大小,帝无不与之谋议,然后行之。故革命数年,天下称平。

  太子左庶子卢贲,以颎、威执政,心甚不平,时柱国刘昉亦被疏忌。贲因讽昉及上柱国元谐、李询、华州刺史张宾等谋黜颎、威,〔〖胡三省注〗《五代志》:京兆郡郑县,后魏置东雍州,并华山郡,西魏改曰华州。昉,甫两翻。被,皮义翻。华,户化翻。〕五人相与辅政。又以晋王广有宠于帝,私谓太子曰:“贲欲数谒殿下,恐为上所谴,愿察区区之心。”谋泄,帝穷治其事,昉等委罪于宾、贲。公卿奏二人当死,帝以故旧,不忍诛,并除名为民。〔〖胡三省注〗二人皆翼戴隋主于潜跃者也。张宾,道士也。隋主作辅,宾自言洞晓星历,盛言有代谢之征,且言上仪表非人臣之相,由是大被知遇,常在幕府。〕

  【译文】

  尚书左仆射高颎想避开权势,上表请求辞职,让位于苏威。隋文帝想成全他让贤的美名,允许解除他仆射职务。数日后,隋文帝又说:“苏威在前朝北周隐居不仕,高颎能够推举他这样的贤才。我听说举荐贤才的人应该得到最高的奖赏,怎么能让他去官离职呢?”于是命令恢复高颎的职务。高颎和苏威同心协力,朝中政事无论大小,文帝都先和他们商议,然后才公布实行。所以隋文帝称帝数年来,天下升平,国泰民安。

  太子左庶子卢贲因为高颎、苏威执掌朝政,心中愤愤不平。当时柱国刘昉也受到隋文帝的猜忌和疏远,于是卢贲就暗中鼓动刘昉以及上柱国元谐、李询、华州刺史张宾等人密谋废黜高颎、苏威,由他们五人共同辅政。同时,卢贲又因为晋王杨广正受到隋文帝的宠爱,因此私下对太子杨勇说:“我本想常来看望殿下,但恐怕被皇上知道了必定会遭到谴责,愿您明察我的一片诚心。”后来他们的密谋败露,隋文帝下令彻底追查,于是刘昉等三人把罪责全推到张宾和卢贲头上。公卿大臣上奏说张、卢二人应当处死,隋文帝因为这两人都是他的旧交,不忍心将他们处死,而是将他们除官为民。

  【原文】


  庚子,隋诏前代品爵,悉依旧不降。〔〖胡三省注〗此普谓中外官也。〕

  丁未,梁主遣其弟太宰岩入贺于隋。〔〖胡三省注〗贺受命也。〕

  夏,四月,辛巳,隋大赦。戊戌,悉放太常散乐为民,仍禁杂戏。〔〖胡三省注〗后齐之季有散乐,周天元即位,悉征诣长安,隶太常。隋今放之。〕

  散骑常侍韦鼎、兼通直散骑常侍王瑳聘于周。辛丑,至长安,隋已受禅,隋主致之介国。〔〖胡三省注〗《说文》:致,送诣也。周主时封介公。〕

  隋主召汾州刺史韦冲为兼散骑常侍。〔〖胡三省注〗《五代志》:文城郡,东魏置南汾州,后周改为汾州。〕时发稽胡筑长城,〔〖胡三省注〗按隋纪,时修筑长城,二旬而罢。〕汾州胡千余人,在塗亡叛。帝召冲问计,对曰:“夷狄之性,易为反覆,皆由牧宰不称之所致。臣请以理绥静,可不劳兵而定。”帝然之,命冲绥怀叛者,月余皆至,并赴长城之役。冲,夐之子也。〔〖胡三省注〗韦敻见一百六十七卷周高祖永定三年。〕

  【译文】

  庚子(疑误),隋文帝颁下诏令,百官大臣凡在前代北周所受封的官品爵位,都仍旧不予降低。

  丁未(疑误),后梁国主派遣弟弟太宰萧岩入隋庆贺。

  夏季,四月,辛巳(初二),隋朝大赦天下罪人。戊戌(十九日),全部释放录属于太常寺演奏散乐的乐户为平民百姓,但仍然禁止演出杂戏。

  陈朝派遣散骑常侍韦鼎、兼通直散骑常侍王瑳到北周聘问。辛丑(二十二日),韦鼎等人到达长安,当时隋朝已接受了北周的禅让,于是隋文帝就把他们送到北周静帝受封的介国。

  隋文帝征召汾州刺史韦冲入朝,任命他为兼散骑常侍。当时征发稽胡族修筑长城,汾州胡人有一千多人在征发途中叛逃。隋文帝召见韦冲问计,韦冲回答说:“夷狄之族反复无常,都是由于州郡长官不称职造成的。我请求前去以理安抚他们,这样可不劳用兵而平定叛乱。”隋文帝认为他说的对,就派遣他前去采用怀柔政策招附叛逃胡人,不出一个月,那些胡人都来归附,并去服役修筑长城。韦冲,是韦夐的儿子。

  【原文】


  五月,戊午,隋封邗公雄为广平王,〔〖胡三省注〗按《隋书》,此即邗公惠也,改名雄,开皇中,改封清漳王,仁寿初,改封安德王。大业中,从征吐谷浑还,进封观王,薨,谥曰德,后所谓观德王雄者是也。“邗”,音寒。〕永康公弘为河间王。〔〖胡三省注〗永康县公也。《五代志》:清化郡永穆县,梁置,日永康。〕雄,高祖之族子也。

  隋主潜害周静帝而为之举哀,葬于恭陵;以其族人洛为嗣。

  六月,癸未,隋诏郊庙冕服必依《礼经》。〔〖胡三省注〗隋制:冕服采用东齐之法,乘舆衰冕,垂白珠十有二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黈纩充耳。玉笄。玄衣,纁裳。衣,山龙、华虫、火、宗、彝五章;裳,藻、粉米、黼、黻四章。衣重宗彝,裳重黼黻,为十二等。衣,褾领,织成升龙;白纱内单;黼领青褾襈裾。革带,玉钩䚢。大带,素带,朱裹,紕其外,上以朱,下以绿。韍随裳色,龙、火、山三章。鹿卢玉具剑,火珠鏢首,白玉双佩,玄组。双大绶,六采,玄、黄、青、白、缥、绿,纯玄质,长二丈四尺,五百首,广一尺。小双绶,长二尺六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间,施三玉环。朱袜,赤舄,舄加金饰。凡玄质,长二丈四尺,五百首,广一尺。小双绶,长二尺六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绶,先合单纺为一丝,丝四为一扶,扶五为不首,首五成一文。褾,皮小翻。襈,雏免翻。䚢,丑例翻,又敕列翻。紕,音卑缘也。鏢,紕招翻;《说文》,刀削末铜也。缥,匹沼翻。纺,甫罔翻。〕其朝会之服、旗帜、牺牲皆尚赤,〔〖胡三省注〗隋自以为得火德,故尚赤色。〕戎服以黄,常服通用杂色。秋,七月,乙卯,隋主始服黄,百僚毕贺。于是百官常服,同于庶人,皆著黄袍。隋主朝服亦如之,唯以十三环带为异。

  八月,壬午,隋废东京官。〔〖胡三省注〗周徙相州六府于东京,事见十百七十三卷太建十一年。〕

  吐谷浑寇凉州,〔〖胡三省注〗凉州,武威郡。吐,从暾入声。谷,音浴。〕隋主遣行军元帅乐安公元谐等步骑数万击之。谐击破吐谷浑于丰利山,〔〖胡三省注〗丰利山在青海东。〕又败其太子可博汗于青海,〔〖胡三省注〗青海在吐谷浑国都伏俟城之东十五里,周迴千余里,中有小山,唐时谓之龙驹岛。败,补迈翻。可,从刊入声。汗,音寒。〕俘斩万计。吐谷浑震骇,其王侯三十人各帅所部来降。吐谷浑可汗夸吕帅亲兵远循。隋主以其高宁王移兹裒为河南王,使统降众。以元谐为宁州刺史,〔〖胡三省注〗《五代志》:北地郡,后魏置豳州,西魏改为宁州。〕留行军总管贺娄子干镇凉州。

  【译文】

  五月,戊午(初十),隋朝封邗公杨雄为广平王,永康公杨弘为河间王。杨雄是高祖杨坚的族子。

  隋文帝暗害了北周静帝,并为他举行了葬礼,把他埋葬在恭陵;然后以静帝的族人宇文洛为他的后代。

  六月,癸未(二十九日),隋文帝诏令内外百官,在郊祀上天和庙祭先祖时,冠冕服饰都必须依据《礼经》;在朝会时所穿的朝服和国家所用的各种旗帜、祭祀所用的牲畜都崇尚红色,将帅兵士的军服使用黄色,官吏平民的常服通用杂色。秋季,七月乙卯(初八),隋文帝首次穿黄色衣服,百官群臣都表示祝贺。于是百官大臣的常服与庶民百姓相同,都穿黄袍;隋文帝的朝服也是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系以十三环金带。

  八月,壬午(初五),隋朝废除东京洛阳的六府官署。

  吐谷浑侵犯凉州,隋文帝派遣行军元帅乐安公元谐等统率步、骑兵数万人反击吐谷浑。元谐率军先在丰利山打败吐谷浑军队,又在青海湖打败吐谷浑太子可博汗,共俘虏、斩杀一万多人。于是吐谷浑举国震骇,共有王、侯三十人各自率领部落前来投降。吐谷浑可汗夸吕带领亲兵逃奔远方。隋文帝封吐谷浑高宁王移兹裒为河南王,让他统领归降的吐谷浑部族。又任命元谐为宁州刺史,留下行军总管贺娄子干镇守凉州。

  【原文】


  九月,庚午,将军周罗睺攻隋故墅,拔之。〔〖胡三省注〗“故墅”,当作“胡墅”。胡墅在大江北岸,对石头城。黄,音侯。〕萧摩诃攻江北。

  隋奉车都尉于宣敏〔〖胡三省注〗汉武帝置三都尉,奉车、駙马、骑也。〕奉使巴、蜀还,奏称:“蜀土沃饶,人物殷阜。周德之衰,遂成戎首。〔〖胡三省注〗谓王谦以益州起兵也。〕宜树建籓屏,封殖子孙。”隋主善之。辛未,以越王秀为益州总管,改封蜀王。〔〖胡三省注〗为秀在蜀以奢僭得罪张本。〕宣敏,谨之孙也。〔〖胡三省注〗于谨,周之功臣。〕

  壬申,隋以上柱国长孙览、元景山并为行军元帅,发兵入寇;命尚书左仆射高颎节度诸军。

  初,周、齐所铸钱凡四等,及民间私钱,名品甚众,〔〖胡三省注〗《五代志》:齐文宣受禅,改铸常平五铢,重如其文,其公甚贵,且制造甚精。至乾明、皇建之间,往往私铸。邺中用钱,有赤熟、青熟、细眉、赤生之异。河南所用,有青、薄、铅、锡之别。青、齐、徐、兗、梁、豫州,辈类各殊。武平已后,私铸转甚,或以生铁和铜。至于齐亡,卒不能禁。后周之初,尚用魏钱。及武帝保定元年,乃更铸布泉之钱,以一当五,与五铢并行。时梁、益之境,又杂用古钱交易,河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之钱,而官不禁。建德三年,更铸五行大布钱,以一当十,与布泉并行。五年,以布泉渐贱,遂废之。齐平已后,山东犹杂用齐氏旧钱。宣帝大象元年,又铸永通万国钱,以一当千,与五行大布及五铢凡三品并用。〕轻重不等。隋主患之,更铸五铢钱,背、面、好、肉皆有周郭,〔〖胡三省注〗钱之文为面,其漫为背,钱体为肉,钱孔为好,外圆周之以规,内方周之以矩,曰周郭。〕每一千重四斤二两。悉禁古钱及私钱。置样于关;不如样者,没官销毁之。自是钱币始壹,民间便之。

  【译文】

  九月,庚午(二十四日),陈朝将军周罗睺率军攻打隋朝的故墅城,并夺取了它。萧摩诃也率军攻打隋江北地区。

  隋朝奉车都尉于宣敏奉命出使巴、蜀还朝,上奏说:“蜀地土壤沃饶,人才辈出,物产丰富,因为周朝衰败,于是王谦得以在那里起兵作乱。所以陛下应该在那里建立藩国,封赐子孙。”隋文帝认为他的建议很好。辛未(二十五日),任命越王杨秀为益州总管,改封蜀王。于宣敏,是于谨的孙子。

  壬申日,隋朝任命上柱国长孙览、元景山同为行军元帅,发兵攻打南陈;又下令尚书左仆射高颎负责节制协调诸军。

  当初,北周、北齐官府所铸造的钱币先后共有四种,加上民间私自铸造的钱币,名称和品种很多,轻重也不一样。隋文帝对此深为忧虑,于是下令重新铸造五铢钱。所铸钱的背面、正面、钱身、钱孔的边缘都有凸起的轮廓,每一千枚重四斤二两。完全禁止使用前代古钱和民间私铸钱,在各处关口放置新五铢钱样品,凡发现和样品不符合的钱币,即没收入官予以销毁。从此,隋朝流通的钱币得到统一,民间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原文】


  隋郑译以上柱国归第,赏赐丰厚。译自以被疏,呼道士醮章祈福,〔〖胡三省注〗道士有消灾度厄之法,依阴阳五行数术,推人年命,书之如章表之仪,并具贽币烧香陈读,云奏上天曹,请为除厄,谓之上章。夜中于星辰之下,陈设酒果、単饵、币物,历祀天皇、太一、五星、列宿,为书如上章之仪以奏之,名为醮。〕为婢所告,以为巫蛊,译又与母别居,为宪司所劾,〔〖胡三省注〗宪司,御史台官。〕由是除名。隋主下诏曰:“译若留之于世,在人为不道之臣;戮之于朝,入地为不孝之鬼。有累幽显,无所置之。宜赐以《孝经》,令其熟读。”仍遣与母共居。

  初,周法比于齐律,烦而不要,隋主命高颎、郑译及上柱国杨素、率更令裴政等〔〖胡三省注〗太子率更令,魏、晋之制,主宫殿门户及掌罚事,职如光禄勋、卫尉。隋制,掌伎乐、漏刻。〕更加修定。政练习典故,达于从政,乃采魏、晋旧律,下至齐、梁,沿革重轻,〔〖胡三省注〗累世循袭者为沿,中有变更者为革。〕取其折衷。时同修者十余人,凡有疑滞,皆取决于政。于是去前世枭、轘及鞭法,〔〖胡三省注〗枭者,斩首挂之木上。轘者,车裂于市。梁制有制鞭、法鞭、常鞭,凡三等之差。制鞭,生革廉成;法鞭,生革去廉;常鞭,熟靼不去廉;皆作鹤头。纽长一尺一寸,梢长二尺七寸,广三寸,靶长二尺五寸。〕自非谋叛以上,无收族之罪。始制死刑二,绞、斩;流刑三,自二千里至三千里;〔〖胡三省注〗按《隋志》:流刑三,有千里、千五百里、二千里。应配者,一千里,居作二年;一千五百里,居作二年半;二千里,居作三年。应住居作者,三流俱役三年,近流加杖一百,一等加三十。此云自二千里至三千里,不同。〕徒刑五,自一年至三年;〔〖胡三省注〗徒刑有一年,有一年半,有二年,有二年半,有三年。〕杖刑五,自六十至百;笞刑五,自十至五十。又制议、请、减、赎、官当之科以优士大夫。〔〖胡三省注〗议,即《周礼》八议之法。请者,凡在八议之科则请之。减者,官品第七已上,犯罪皆例减一等,其品第九已上,犯者听赎。应赎者皆以铜代绢。赎铜一斤为负,负十为殿。笞十者铜一斤,加至杖百则十斤。徒一年,赎铜二十斤,每等则加铜十斤,三年则六十斤矣。流一千里,赎铜八十斤,每等则加铜十斤,二千里则百斤矣。二死皆赎铜百二十斤。犯私罪,以官当徒者,五品已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已上,一官当徒一年;当流者,三流同比徒三年。若犯公罪者,徒各加一年,当流者,各加一等。其累徒过九年者,流二千里。孔颖达曰:古之赎罪用铜,汉始改用黄金,但少其斤两,令与铜相敌。后魏以金难得,令金一两收绢十匹。隋复依古赎铜。〕除前世讯囚酷法,考掠不得过二百;〔〖胡三省注〗时有司用前世讯囚之法,用大棒、束杖、车辐、鞵底、压踝、杖桄之属。考,击也。掠,音亮,笞也。〕枷杖大小,咸有程式。民有枉屈,县不为理者,听以次经郡及州省;若仍不为理,听诣阙伸诉。

  【译文】

  隋朝郑译以上柱国退休归家养老,隋文帝给予他丰厚的赏赐。郑译自认为被文帝疏远,于是请来道士设坛做法事,为他消灾祈福。事情被他家的婢女告发,被认为是巫师诅咒;郑译又因为和母亲分开居住,也遭到御史台弹劾,因此销除了郑译的所有官爵。隋文帝还下诏书说:“如果把郑译留在世上,他就成了不守臣道的人;如果把他处死于朝,他到了阴间则成了不孝父母的鬼,看来无论如何处置,都将玷污阴间、阳间两个世界,实在没有地方安置他。应该赐给他一本《孝经》,让他去熟读。”仍然让他和母亲一起居住。

  当初,北周的法令和北齐相比,条文烦琐而不得要领,于是隋文帝下令高颎、郑译以及上柱国杨素、率更令裴政等人重新加以修订。裴政熟悉前代典故,通晓执政之道,于是汇集魏、晋旧律,下迄南齐、南梁各朝各代的因循变革,轻重宽严,取其量刑适当的作法或规定,编订为新律。当时参预修订的有十余人,凡有疑难的地方,都由裴政裁定。于是废除了前代斩首后挂于木杆上示众的枭刑、车裂于市的刑以及鞭打的鞭刑。如果不是犯了谋叛以上死罪,不收捕家族连坐治罪。新律所规定的死刑有绞刑和斩刑两等,流刑有自二千里至三千里共三等,徒刑有自一年至三年共五等,杖刑有自六十下至一百下共五等,笞刑有自十下至五十下共五等。又制定了八议、申请减罪、官品减罪、纳铜赎罪、官职抵罪的条款,以优待士大夫。新律也革除了前代审问囚犯经常使用的残酷刑法,规定拷打不能超过二百下;就连刑具、枷杖的大小,也都有一定的规定。同时,还规定平民百姓如果有枉屈而县里不受理的,允许依次向郡、州提出申诉;如果郡、州仍不受理的,允许直接向朝廷提出申诉。

  【原文】


  冬,十月,戊子,始行新律。诏曰:“夫绞以致毙,斩则殊形,除恶之体,于斯已极。枭首、轘身,义无所取,不益惩肃之理,徒表安忍之杯。〔〖胡三省注〗忍,残忍也。安忍,安于为残忍之事。〕鞭之为用,残剥肤体,彻骨侵肌,酷均脔切。虽云远古之式,〔〖胡三省注〗《舜典》曰:鞭作官刑。故云往古之式。〕事乖仁者之刑。枭、轘及鞭,并令去之。贵带砺之书,不当徒罚;〔〖胡三省注〗汉高帝分封功臣,与之剖符作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广轩冕之荫,旁及诸亲。〔〖胡三省注〗服冕乘轩,贵仕也。〕流役六年,改为五载;刑徒五岁,变从三祀。〔〖胡三省注〗祀,亦年也。〕其余以轻代重,化死为生,条目甚多,备于简策。杂格、严科,并宜除削。”自是法制遂定,后世多遵用之。〔〖胡三省注〗宋朝所行之刑,统旧所传者也。〕

  隋主尝怒一郎,于殿前笞之。谏议大夫刘行本进曰:“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少宽之。”帝不顾。行本于是正当帝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臣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若非,当致之于理。岂得轻臣而不顾也?”因置笏于地而退。帝敛容谢之。遂原所笞者。行本,璠之兄子也。〔〖胡三省注〗刘璠自梁入西魏,见一百六十四卷梁元帝承圣元年。璠,音烦。〕

  【译文】

  冬季,十月,戊子(十二日),隋朝开始执行新律。隋文帝下诏书说:“绞刑可致人毙命,斩刑能使人身首异处,除灭作恶的罪犯,这样做已经是非常严厉了。前代的枭首、轘身等极刑,于道义上讲并不可取,因为它并不具有惩恶肃纪的功能,只不过表现了残忍苛刻的心性。使用鞭刑肆意摧残囚犯的身体,使囚犯痛彻骨肌,其残酷并不亚于脔割肌体。鞭刑虽说是自古代就有的法律科条,但它不是实行仁政的君主所应采用的刑法。因此,枭刑、轘刑以及鞭刑,一律予以废除。同时,在新律中尊崇功臣元勋,不对他们使用徒刑;优待乘轩服冕的高官显贵,以及他们的亲属。前代流放六年,改为最多五年;前代徒刑五年,改为最多三年。其余以轻代重、化死为生的条款,还有很多,在文本中都规定得相当完备。还有前代的杂格、严科等条目,也都一律削除。”自此以后,隋朝法律就固定下来,后世各代也多遵用隋律。

  隋文帝曾经恼怒一位郎官,就下令在殿前笞打他。谏议大夫刘行本上奏说:“此人平时为官清廉,现在所犯过错又小,希望能够宽免他。”文帝置之不理。刘行本于是站在文帝面前说:“陛下不以我不肖,把我安置在您的身边任职,我说的如果对,陛下怎能不听从;我说的如果不对,陛下可将我送到大理寺治罪。怎能轻视为臣而不加理睬呢?”说着就把朝会用的笏板扔在地上,想要退朝以示抗议。于是隋文帝郑重向刘行本道歉,赦免了被笞打的郎官,刘行本,是刘璠的侄子。

  【原文】


  独孤皇后,家世贵盛〔〖胡三省注〗后父独孤信,仕西魏以及周,列于元功。后姊为周明帝后,女为周宣帝后。〕而能谦恭,雅好读书,言事多与隋主意合,帝甚宠惮之,宫中称为“二圣”。帝每临朝,后辄与帝方辇而进,〔〖胡三省注〗方辇,并两辇也。〕至閤乃止。使宦官伺帝,政有所失,随即匡谏。候帝退朝,同反燕寝。〔〖胡三省注〗燕寝,燕居之寝。〕有司奏称:“《周礼》:百官之妻,命于王后,请依古制。”后曰:“妇人与政,或从此为渐,不可开其源也。”〔〖胡三省注〗与,读曰预。〕大都督崔长仁,后之中外兄弟也,犯法当斩;帝以后故,欲免其罪。后曰:“国家之事,焉可顾私!”长仁竟坐死。后性俭约,帝尝合止利药,〔〖胡三省注〗泄泻不禁者曰利。合,音閤。〖按〗止利之“利”,古通“痢”。〕须胡粉一两;宫内不用,求之竟不得。又欲赐柱国刘嵩妻织成衣领,宫内亦无之。

  然帝惩周氏之失,不以权任假借外戚,后兄弟不过将军、刺史。帝外家吕氏,济南人,〔〖胡三省注〗《五代志》:齐郡历城县,旧置济南郡。〕素微贱。齐亡以来,帝求访,不知所在。〔〖胡三省注〗齐之未亡,济南之地属齐,不可得而求访,故齐亡始访之。〕及即位,始求得舅子吕永吉,追赠外祖双周为太尉,封齐郡公,以永吉袭爵。永吉从父道贵,性尤顽騃,〔〖胡三省注〗騃,痴也。〖按〗音埃。〕言词鄙陋,帝厚加供给,而不许接对朝士。拜上仪同三司,出为济南太守;后郡废,终于家。

  【译文】

  隋文帝皇后独孤氏的家族世代尊贵昌盛。但她性情谦恭,喜欢读书学习,议论政事经常与文帝的意见不谋而合,所以文帝对她是既爱又怕,宫中称帝、后为“二圣”。文帝每日临朝,独孤皇后都乘坐车子与他并排前往,一直陪送到文帝坐朝的大殿门口。她又派遣宦官伺察文帝的行为,如果发现朝政有错,就立即加以劝谏纠正。等文帝退朝后,她又与文帝一起返回寝宫。百官群臣上奏说:“按照《周礼》规定,百官大臣妻子爵位品级的封赏,应该由王后发布。请求依照古代的制度办事。”独孤皇后说:“妇人干政,或许从此就会逐渐盛行,我不能开这个头。”大都督崔长仁是独孤皇后的中表兄弟,犯法应当斩首,隋文帝因为他是皇后的亲戚,打算赦免他的罪行。但是独孤皇后说:“严格执法是国家的大事,怎么能徇私枉法呢?”崔长仁终于被依法处死。独孤皇后秉性俭约,隋文帝曾经配制止泻的药,须用胡粉一两。这种东西平常宫中不用,多方搜求,最后还是没有得到。隋文帝又曾经想赏赐柱国刘嵩妻子一件织成的衣领,宫中也没有。

  但是,隋文帝吸取了北周任用外戚而失天下的教训,从不把大权要职授予外戚,独孤皇后的兄弟任职不超过将军、刺史。文帝外家吕氏是济南人,一向贫寒微贱。北齐灭亡以来,文帝虽然多方求访,始终不知道在哪里。直到即位称帝后,才找到舅舅的儿子吕永吉,于是追赠外祖父吕双周为太尉,封齐郡公,让吕永吉承袭爵位。吕永吉的叔父吕道贵性情特别愚钝,言谈话语鄙陋庸俗,文帝虽然给他以优厚的待遇,但不许他与朝士大臣结交往来。又授予他上仪同三司,出朝担任济南太守。后来济南郡被废,吕道贵终老于家。

  【原文】


  壬辰,隋主如岐州。〔〖胡三省注〗《隋志》:扶风郡,旧置岐州。〕

  岐州刺史安定梁彦光,有惠政,隋主下诏褒美,赐束帛及御伞,以厉天下之吏;久之,徙相州刺史。岐俗质厚,彦光以静镇之,奏课连为天下最。〔〖胡三省注〗奏课,奏计帐及输籍也。〕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自齐亡,衣冠士人多迁入关,唯工商乐户移实州郭。〔〖胡三省注〗城外曰郭。《释名》: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风俗险诐,好兴谣讼,目彦光为“著帽饧”。〔〖胡三省注〗糖,饴也。糖软而甘,言彦光为人软美如团糖,特著帽耳。孔颖达曰:凡饴谓之糖,关东之通语也。方言曰:糖谓之张皇,或云滑据。〕帝闻之,免彦光官。岁余,拜赵州刺史。〔〖胡三省注〗《五代志》:赵郡大陆县,旧曰广阿,置殷州及南巨鹿郡,后改南赵郡,改州为赵州。〕彦光自请复为相州,帝许之。豪猾闻彦光再来,皆嗤之。〔〖胡三省注〗嗤,笑也。〕彦光至,发擿奸伏,〔〖胡三省注〗擿,发也,动也。〕有若神明,豪猾潜窜,阖境大治。于是招致名儒,每乡立学,亲临策试,褒勤黜怠。及举秀才,祖道于郊,以财物资之。于是风化大变,吏民感悦,无复讼者。〔〖胡三省注〗史因岐州之政,终言彦光历刺他州事。〕

  时又有相州刺史陈留樊叔略,有异政,帝以玺书褒美,班示天下,征拜司农。〔〖胡三省注〗按《樊叔略传》征拜司农卿。〕

  新丰令房恭懿,〔〖胡三省注〗新丰县,自汉以来属京兆。〕政为三辅之最,帝赐以粟帛。雍州诸县令朝谒,帝见恭懿,必呼至榻前,访以治民之术。累迁德州司马。〔〖胡三省注〗《五代志》:平原郡,开皇九年置德州。〕帝谓诸州朝集使曰:〔〖胡三省注〗《隋志》:每元会,诸州悉遣使赴京师朝集,谓之朝集使。〕“房恭懿志存体国,爱养我民,此乃上天宗庙之所祐。朕若置而不赏,上天宗庙必当责我。卿等宜师范之。”因擢为海州刺史。〔〖胡三省注〗海州,东海郡。〕由是州县吏多称职,百姓富庶。〔〖胡三省注〗樊叔略、房恭懿之被褒擢,非必皆是年事。通鉴因梁彦光事,悉书于此,以见开皇之治,以赏良吏而成。〕

  【译文】

  壬辰(十六日),隋文帝驾幸岐州。

  岐州刺史安定人梁彦光治理有政绩,隋文帝下诏书予以表扬,并且赏赐给他一束绢帛和一把御伞,以勉励天下的官吏。过了一段时间,又调梁彦光为相州刺史。岐州民风质朴纯厚,梁彦光无为而治,每年上奏报给朝廷的户口、垦田和赋税都是全国第一。及至迁为相州刺史后,仍然采用在岐州的治理办法。但是相州治所邺城自北齐灭亡以来,衣冠士大夫多迁入关中居住,只有那些手工业者、商人、乐户都迁居邺城,因此民风险诈刻薄,人们喜欢造谣诉讼,称梁彦光为“戴帽的饴糖”。隋文帝听到了这些传闻,就免了梁彦光的官。一年以后,又任命他为赵州刺史。梁彦光请求再任相州刺史,文帝答应了他。相州的豪强猾吏听说梁彦光再次来相州任职,都纷纷嗤笑他。梁彦光到相州后,惩治不法,审理案件,料事如神,因此豪强猾吏纷纷潜逃,相州境内社会秩序大为好转。梁彦光又招致了一些名儒,在各地建立乡学,亲自主持考试,表扬奖励勤奋用功的学生,并开除那些懒惰不求上进的学生。对于被州郡荐举的秀才,他亲自在邺城郊外设宴为他们送行,并资送路费。于是相州的社会风气大变,官吏百姓都非常感激和爱戴梁彦光,再没有打官司的人了。

  当时又有相州刺史陈留人樊叔略,因为有特别突出的政绩,隋文帝颁下玺书于全国表扬他,并征召他入朝拜授司农卿。

  新丰县令房恭懿的政绩是三辅地区最好的,于是隋文帝赏赐给他粟米绢帛。每当雍州所属县令朝谒天子时,文帝见到房恭懿,一定把他叫到坐榻前,向他征询治理百姓的方略。并多次加以提拔,后任命他为德州司马。隋文帝还对各州朝集使说:“房恭懿一心想着国家,爱护黎民百姓,这实在是上天和祖先保佑我大隋王朝。朕如果视而不见,不加奖赏,那末上天和祖先一定会责备我。你们都应该向他学习。”于是提升房恭懿为海州刺史。因此,当时州县官吏大多称职,能够勤政爱民,致使社会安定,百姓富庶。

  【原文】


  十一月,丁卯,隋遣兼散骑侍郎郑捴来聘。

  十二月,庚子,隋主还长安,复郑译官爵。

  广州刺史马靖,〔〖胡三省注〗广州,治番禺。〕得岭表人心,兵甲精练,数有战功。朝廷疑之,遣吏部侍郎萧引观靖举措,讽令送质,外托收督赕物,〔〖胡三省注〗蛮、蜑所货物曰賧。一曰:夷人以财赎罪曰賧。〕引至番禺。靖即遣子弟入质。

  是岁,隋主诏境内之民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于是时俗从风而靡,民间佛书,多于《六经》数十百倍。

  【译文】

  十一月,丁卯(二十三日),隋文帝派遣兼散骑侍郎郑捴到陈朝聘问。

  十二月,庚子(二十五日),隋文帝返回长安,恢复了郑译的官爵。

  广州刺史马靖,在岭表地区深得人心,手下兵强马壮,屡立战功。朝廷因此猜疑他,派吏部侍郎萧引前去观察他的动静,并含蓄提出让他向朝廷送交人质,对外假称是督收岭表地区蛮、蜑等部族向朝廷交纳的财物。萧引到达广州治所番禺后,马靖立即遣送子弟入朝作为人质。

  这一年,隋文帝下诏听任黎民百姓出家为僧,并下令按人口出钱,营造佛经、佛像。于是社会风气随风而倒,崇尚佛教,民间的佛教书籍,多于《六经》几十、几百倍。

  【原文】


  突厥佗钵可汗病且卒,谓其子庵逻曰:“吾兄不立其子,委位于我。〔〖胡三省注〗事见一百七十一卷太建四年。逻,郎佐翻。《隋书》突厥传作“菴罗。”〕我死,汝曹当避大逻便。”及卒,国人将立大逻便。〔〖胡三省注〗大逻便者,木杆之子。杜佑曰:突厥以勇健者为“莫贺弗”,肥抱者为“大罗便”。大罗便,酒器也,似角而抱短,体貌似之,故以为号。此官特贵,唯其子弟为之。〕以其母贱,众不服;庵逻实贵,〔〖胡三省注〗《隋书》作“菴罗母贵”,当从之。〕突厥素重之。摄图最后至,谓国人曰:“若立庵逻者,我当帅兄弟事之。若立大逻便,我必守境,利刃长矛以相待。”摄图长,且雄勇,国人莫敢拒,〔〖胡三省注〗摄图为小可汗,统东面部落,又逸可汗之子,故长。长,知两翻。〕竟立庵逻为嗣。大逻便不得立,心不服庵逻,每遣人詈辱之。庵逻不能制,因以国让摄图。国中相与议曰:“四可汗子,〔〖胡三省注〗四可汗,谓逸可汗及木杆可汗、褥但可汗、佗钵可汗。〕摄图最贤。”共迎立之,〔〖胡三省注〗《考异》曰:隋《突厥传》云:木杆在位二十年卒佗钵在位十年卒。按周传,魏废帝二年,三月,科罗献马,木杆犹未立。建德二年,佗钵献马。然则木杆以承圣二年立,太建四年卒,佗钵以其年立,十三年卒也。〕号沙钵略可汗,居都斤山。庵逻降居独洛水,称第二可汗。〔〖胡三省注〗都斤山、独洛水,皆突厥中地名。第二可汗,言其位次沙钵略也。〕大逻便乃谓沙钵略曰:“我与尔俱可汗子,各承父后。尔今极尊,我独无位,何也?”沙钵略患之,以为阿波可汗,还领所部。又沙钵略从父玷厥,居西面,号达头可汗。诸可汗各统部众,分居四面。沙钵略勇而得众,北方皆畏附之。

  【译文】

  突厥佗钵可汗病重将死,对儿子庵逻说:“我哥哥木杆可汗没有立他的儿子大逻便,而传位于我。我死后,你们兄弟应该让位于大逻便。”佗钵可汗去世后,突厥国人将要拥立大逻便为可汗。但是因为他的母亲出身微贱,众人不服;而庵逻的母亲出身高贵,突厥各部落首领素来尊重他。统领东面部落的小可汗摄图最后一个来到,对国人说:“如果拥立庵逻,我就率领兄弟们侍奉他。如果拥立大逻便,我必定坚守边境,与大可汗兵戎相见。”摄图年长,并且雄勇果敢,国人不敢反对他,于是最后立庵逻为大可汗。大逻便没有被立为可汗,心里对庵逻不服,经常派人去辱骂他。庵逻无奈,就让可汗位于摄图。国人都相互议论说:“在四位可汗的儿子中,摄图最为贤能。”于是就共同迎立摄图为大可汗,称为沙钵略可汗,居于都斤山。庵逻让位后居住在独洛水,称为第二可汗。大逻便对沙钵略可汗说:“我与你都是可汗的儿子,各自继承父亲的事业。可是如今你被立为大可汗,尊贵之极,而我却没有任何地位,这是什么道理?”沙钵略有些惧怕,就封他为阿波可汗,回去统领原来的部落。又有沙钵略的叔父玷厥,居住在突厥国西面,称为达头可汗。诸位小可汗各统帅所领部落,人居四面。沙钵略可汗作战勇敢,深得众心,于是北方的各少数民族都因惧怕而臣服于他。

  【原文】


  隋主既立,待突厥礼薄,突厥大怨。千金公主伤其宗祀覆没,日夜言于沙钵略,请为周室复雠。〔〖胡三省注〗周遣千金公主嫁突厥,见上卷十二年。〕沙钵略谓其臣曰:“我,周之亲也。今隋公自立而不能制,复何面目见可贺敦乎!”〔〖胡三省注〗复,扶又翻。突厥之君长称可汗,其妻称可贺敦。〕乃与故齐营州刺史高宝宁合兵为寇。隋主患之,敕缘边修保障,峻长城,命上柱国武威阴寿镇幽州,京兆尹虞庆则镇并州,屯兵数万以备之。

  初,奉车都尉长孙晟送千金公主入突厥,突厥可汗爱其善射,留之竟岁,命诸子弟贵人与之亲友,冀得其射法。沙钵略弟处罗侯,号突利设,尤得众心,为沙钵略所忌,密托心腹阴与晟盟。晟与之游猎,因察山川形势,部众强弱,靡不知之。

  及突厥入寇,晟上书曰:“今诸夏虽安,戎虏尚梗,兴师致讨,未是其时,弃于度外,又相侵扰,〔〖胡三省注〗此二语明指出当时利病。今人多上书言时事,滕口说耳。〕故宜密运筹策,有以攘之。〔〖胡三省注〗此下方是晟献策。〕玷厥之于摄图,兵强而位下,外名相属,内隙已彰;鼓动其情,必将自战。又,处罗侯者,摄图之弟,奸多势弱,〔〖胡三省注〗言其心多奸巧而形势甚弱。〕曲取众心,国人爱之,因为摄图所忌,其心殊不自安,迹示弥缝,实怀疑惧。又,阿波首鼠,介在其间,〔〖胡三省注〗《汉书》:首鼠两端。〕颇畏摄图,受其牵率,〔〖胡三省注〗《左传》:牵率老夫。〕唯强是与,未有定心。今宜远交而近攻,〔〖胡三省注〗《史记》范睢说秦王之言。〕离强而合弱。通使玷厥,说合阿波,则摄图回兵,自防右地。〔〖胡三省注〗右地,突厥西面地也。〕又引处罗,遣连奚、霫,〔〖胡三省注〗奚,库莫奚。霫,又一种。霫,音习。〕则摄图分众,还备左方。〔〖胡三省注〗左方,突厥东面地也。〕首尾猜嫌,腹心离阻,十数年后,乘衅讨之,必可一举而空其国矣。”帝省表,大悦,因召与语。晟复口陈形势,手画山川,写其虚实,皆如指掌,帝深嗟异,皆纳用之。遣太仆元晖出伊吾道,诣达头,赐以狼头纛。〔〖胡三省注〗太仆,太仆卿也。伊吾,即汉伊吾卢欴地。突厥之先,狼种也,子孙为君长,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本也。〕达头使来,引居沙钵略使上。以晟为车骑将军,出黄龙道,〔〖胡三省注〗黄龙,即和龙,今黄龙府即其地,时为高宝宁所据。〕赍币赐奚、霫、契丹,〔〖胡三省注〗奚,本曰库莫奚,东部胡之种也。为慕容氏所破,遗落窜匿松漠之间,后稍强盛。霫,匈奴之别种也,居潢水北。契丹之先,与奚同种而异类,并为慕容氏所破,俱窜松漠之间。其后稍,大居黄龙之北数百里。〕遣为乡导,得至处罗侯所,深布心腹,诱之内附。反间既行,果相猜贰。

  【译文】

  隋文帝即位后,对突厥的礼遇冷淡,突厥非常怨恨。千金公主因为隋朝灭了自己的宗族,日夜向沙钵略进言,请他为北周宇文氏复仇。于是沙钵略对他的大臣们说:“我是周室的亲戚,现在隋文帝代周自立,而我却不能制止,还有何面目再见夫人可贺敦呢?”于是突厥与原北齐营州刺史高宝宁合兵来入侵。隋文帝忧惧,就下敕书令沿边增修要塞屏障,加固长城,又任命上柱国武威人阴寿镇守幽州,京兆尹虞庆则镇守并州,驻守数万军队以防备突厥。

  当初,奉车都尉长孙晟奉命送北周千金公主入突厥成婚,突厥可汗爱慕他的箭法,于是留他在突厥整整一年,让自己子弟和部落贵族与长孙晟结交往来,希望能学到他的箭术。沙钵略可汗的弟弟处罗侯称作突利设,非常得民心,因此受到沙钵略的猜忌,就秘密派遣心腹与长孙晟结盟。长孙晟就和他到到处游猎,顺便察看突厥的山川形势和部众强弱,没有不了解的。

  及至突厥兴兵入侵,长孙晟上书说:“现在华夏虽然安定,但是北方突厥仍然不遵王命。如果兴兵讨伐,条件还不成熟;如果弃之不理,突厥又时常侵犯骚扰。因此,我们应该周密谋划,制定出一套制胜的办法。突厥达头可汗玷厥相对于沙钵略可汗摄图来说,兵虽强大但地位低下,名义上虽然臣服于摄图,其实内部裂痕已经很深了;只要我们加以煽动离间,他们必定会自相残杀。其次,处罗侯是摄图的弟弟,虽然诡计多端但势力弱小,所以他虚情矫饰以争取民心,得到了国人的爱戴,因此也招致摄图的猜忌,心中忐忑不安,表面上虽然竭力弥缝和摄图之间的裂痕,但内心深感恐惧。再者,阿波可汗大逻便首鼠两端,处在玷厥和摄图之间。因为惧怕摄图,受到他的控制,这只是由于摄图的势力强大,他还没有决定依附于谁。因此,目前我们应该远交近攻,离间强大势力,联合弱小势力。派出使节联系玷厥,劝说他与阿波可汗联合,这样摄图必然会撤回军队,防守西部地区。再交结处罗侯,派出使节联络东边的奚、霫部族,这样摄图就会分散兵力,防守东部地区。使突厥国内互相猜忌,上下离心,十多年后,我们再乘机出兵讨伐,必定能一举灭掉突厥。”隋文帝看了长孙晟的奏疏,大为欣赏,因此召见长孙晟面谈。长孙晟又一次一边口中分析形势,一边用手描绘突厥的山川地理,指示突厥兵力分布情况,都了如指掌。文帝十分惊奇,全部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派遣太仆卿元晖经伊吾道出使达头可汗,赐给他一面上绣有狼头的大旗;达头可汗的使节来到长安,隋朝让他坐在沙钵略可汗使节的前面。又任命长孙晟为车骑将军,经黄龙道出塞,携带钱财赏赐奚、霫、契丹等部族,让他们做向导,才得以到达处罗侯住地。长孙晟与处罗侯作了推心置腹的交谈,规劝他率领所属部落臣服隋朝。隋朝的这些反间计实行之后,突厥沙钵略可汗与其他部落果然互相猜忌,离心离德。

  【原文】


  始兴王叔陵,太子之次弟也,与太子异母,母曰彭贵人。叔陵为江州刺史,性苛刻狡险。新安王伯固,以善谐谑,有宠于上及太子;叔陵疾之,阴求其过失,欲中之以法。叔陵入为扬州刺史,事务多关涉省阁,〔〖胡三省注〗省阁,谓中书、尚书二省。〕执事承意顺旨,即讽上进用之;微致违忤,必抵以大罪,重者至殊死。〔〖胡三省注〗身首异处为殊死。〕伯固惮之,乃谄求其意。叔陵好发古冢,伯固好射雉,常相从郊野,大相款狎,因密图不轨。伯固为侍中,每得密语,必告叔陵。

  【译文】

  陈朝始兴王陈叔陵是太子陈叔宝的二弟,与太子同父异母,他的生母是彭贵人。陈叔陵任江州刺史,性阴险狡诈。新安王陈伯固因为擅长诙谐戏谑,受到陈宣帝和太子的宠爱;陈叔陵因此疾恨他,于是就暗地里搜求他的过失,想将他绳子以法。后来陈叔陵进京担任扬州刺史,政务多关涉到中书、尚书两省,如果谁顺从他的意旨,就劝说皇上提拔他;如果谁稍微违忤不从,就必定设法诬以大罪,以至重者被处死,身首异处。陈伯固因为害怕遭到陈叔陵的陷害,于是就对他阿谀奉承,投其所好。陈叔陵嗜好发掘古墓,陈伯固喜欢射雉,因此两人经常结伴到郊外田野游玩,亲昵异常,沆瀣一气,进而密谋作乱。当时陈伯固担任侍中,每当听到宫廷秘密,一定告诉陈叔陵。

  【原文】

  〔南朝〕
陈高宗宣皇帝 太建十四年(壬寅 公元582年)

  春,正月,己酉,上不豫,太子与始兴王叔陵、长沙王叔坚并入侍疾。叔陵阴有异志,命典药吏曰:“切药刀甚钝,可砺之!”甲寅,上殂。仓猝之际,叔陵命左右于外取剑。左右弗悟,取朝服木剑以进,〔〖胡三省注〗朝服带剑,以为仪饰,非求其适用,故为木剑。〕叔陵怒。〔〖胡三省注〗怒其不能会己意。〕叔坚在侧,闻之,疑有变,伺其所为。乙卯,小敛。太子哀哭俯伏。叔陵抽剉药刀斫太子,中项,太子闷绝于地;母柳皇后走来救之,又斫后数下。乳媪吴氏自后掣其肘,太子乃得起;叔陵持太子衣,太子自奋得免。叔坚手扼叔陵,夺去其刀,仍牵就柱,以其褶袖缚之。〔〖胡三省注〗褶,音习,布褶衣也,今之宽袖。《山海经》注:魏毋丘俭破高句丽,遣王颀穷追,过污沮千余里。彼人言,海中有长臂人,近于海中得布褶衣,两袖各长三丈有余。则知所谓褶衣,有自来矣。〕时吴媪已扶太子避贼,叔坚求太子所在,欲受生杀之命。叔陵多力,奋袖得脱,突走出云龙门,驰车还东府,召左右断青溪道,赦东城囚以充战士,〔〖胡三省注〗东城,即东府城。〕散金帛赏赐;又遣人往新林追其所部兵;仍自被甲,著白布帽,登城西门招募百姓;又召诸王将帅,莫有至者,唯新安王伯固单马赴之,助叔陵指挥。叔陵兵可千人,欲据城自守。

  【译文】

  〔南朝〕陈高宣帝太建十四年(壬寅 公元582年)

  春季,正月,己酉(初五),陈宣帝患病,太子陈叔宝与始兴王陈叔陵、长沙王陈叔坚一同入宫侍疾。陈叔陵心怀不轨,对掌管药品的官吏下令说:“切药草的刀太钝了,应该磨一磨。”甲寅(初十),陈宣帝去世。仓促之际,陈叔陵命令左右随从到宫外取剑,随从没有明白他的用意,取来他朝服上作为装饰用的木剑进呈,陈叔陵见了大怒。陈叔坚在一旁,看到了陈叔陵的所作所为,怀疑将有变故,于是就暗中监视陈叔陵的举动。乙卯(十一日),陈宣帝遗体入殓,太子俯伏痛哭。陈叔陵乘机抽出切药刀向太子砍去,砍中了太子的颈项,太子昏倒在地;太子生母柳皇后赶来救护太子,也被陈叔陵砍了数下。太子的奶妈吴氏从后面扯住陈叔陵的胳膊,太子才得以爬起;陈叔陵又抓住太子的衣服,太子奋力争脱,才得免于难。陈叔坚扑上去用手扼住陈叔陵的脖子,夺去他手中的刀,然后把他拖到一根柱子旁,就用他的衣袖将他捆在柱子上。当时奶妈吴氏已经扶太子出殿躲避,陈叔坚就去寻找太子,向他请示对陈叔陵如何处置。陈叔陵健壮有力,奋力挣脱衣袖,冲出云龙门,乘车驰还扬州治所东府城。他召集左右随从阻断通向宫廷所在台城的青溪道,又下令赦免东府城囚徒以充战士,散发金帛钱财赏赐战士,又派人前往新林,追还他所指挥的军队,并亲自穿上甲胄,戴上白布帽,登上城西门招募百姓。他又征召宗室诸王和将帅,但无人响应,只有陈伯固单枪匹马来投奔,协助他指挥军队。陈叔陵的军队大约有一千人,打算占据府城自守。

  【原文】


  时众军并缘江防守,台内空虚。叔坚白柳后,使太子舍人河内司马申,以太子命召右卫将军萧摩诃入见受敕,帅马步数百趣东府,屯城西门。叔陵惶恐,遣记室韦谅送其鼓吹与摩诃,谓之曰:“事捷,必以公为台鼎。”摩诃绐报之曰:“须王心膂节将自来,方敢从命。”步陵遣其所亲戴温、谭骐驎诣摩诃,〔〖胡三省注〗《春秋》:齐灭谭,子孙以国为氏。驎,离珍翻。〕摩诃执以送台,斩其首,徇东城。

  叔陵自知不济,入内,沈其妃张氏及宠妾七人于井,〔〖胡三省注〗沈,持林翻。〕帅步骑数百自小航渡,〔〖胡三省注〗沈,持林翻。六朝都建业,航秦淮而渡者非一处,当朱雀门者为大航,当东府门者为小航。〕欲趣新林,乘舟奔隋。行至白杨路,为台军所邀。伯固见兵至,旋避入巷,叔陵驰骑拔刃追之,伯固复还,叔陵部下多弃甲溃去。摩诃马容陈智深迎刺叔陵,僵仆,陈仲华就斩其首,〔〖胡三省注〗军行,择便于鞍马、躯干壮伟者,乘马居前,以壮军容,谓之马容。〕伯固为乱兵所杀,自寅至巳乃定。叔陵诸子并赐死,伯固诸子宥为庶人。韦谅及前衡阳内史彭暠、〔〖胡三省注〗《五代志》:长沙郡衡山县,旧置衡阳郡。陈为王国,故置内史。〕咨议参军兼记室郑信、典签俞公喜并伏诛。暠,叔陵舅也。信、谅有宠于叔陵,常参谋议。谅,粲之子也。〔〖胡三省注〗韦粲,梁臣,死于侯景之难。〕

  【译文】

  当时陈朝军队都被部署在沿江一带防守,宫廷内兵力空虚。陈叔坚启奏柳皇后,派遣太子舍人河内人司马申以太子的名义征召右卫将军萧摩诃入宫接受敕令,统率步、骑兵数百人进军东府城,部署在城西门外。陈叔陵惶恐不安,派遣记室参军韦谅把他的鼓吹仪仗送给萧摩诃,并对他说:“如果你帮助我举事成功,我一定任命你为辅政大臣。”萧摩诃骗韦谅说:“必须让始兴王的心腹大将亲自来说,我才能听从命令。”于是陈叔陵又派亲信戴温、谭骐驎来到萧摩诃军营,被萧摩诃抓起来送往台省,斩首后于东府城示众。

  陈叔陵自知不能成功,于是回到府内,把妃子张氏和宠妾七人沉入井中溺死,然后率领步、骑数百人从小航渡过秦淮河,想要逃往新林,再乘船投奔隋朝。走到白杨路,遭到政府军队截击。陈伯固看见朝廷大军来到,就躲进街巷想独自逃命,陈叔陵发现后驱马拔刀追赶,陈伯固只好又和他一起返回。陈叔陵的部下丢盔弃甲,纷纷溃逃。萧摩诃的马容陈智深迎面把陈叔陵刺落马下,陈仲华上前就势割下首级,陈伯固则被乱兵杀死;一场混战从寅时开始到巳时才被平息。事后,朝廷将陈叔陵的儿子全部赐死,陈伯固的儿子免死降为平民。陈叔陵的同党记室参军韦谅及前衡阳内史彭暠、谘议参军兼记室郑信、典签俞公喜也一起处死。彭暠,是陈叔陵的舅舅。郑信、韦谅是因为受到陈叔陵的宠信,经常参预谋划。韦谅,是韦粲的儿子。

  【原文】


  丁巳,太子即皇帝位,大赦。

  辛酉,隋置河北道行台于并州,以晋王广为尚书令;〔〖胡三省注〗并州治晋阳。〕置西南道行台于益州,以蜀王秀为尚书令。隋主惩周氏孤弱而亡,故使二子分莅方面。以二王年少,盛选贞良有才望者为之僚佐;以灵州刺史王韶为并省右仆射,〔〖胡三省注〗《五代志》:灵武郡,后魏置灵州。按灵州,汉北地郡富平县地,赫连勃勃之果园。后魏置灵州,取灵武郡名之。注又见前。〕鸿胪卿赵郡李雄为兵部尚书,〔〖胡三省注〗《五代志》:赵郡治平棘。李雄,赵郡高邑人。〕左武卫将军朔方李彻总晋王府军事,〔〖胡三省注〗朔方郡,夏州。李彻,朔方岩绿人。〕兵部尚书元岩为益州总管府长史。王韶、李雄、元岩俱有骨鲠名,李彻前朝旧将,〔〖胡三省注〗李彻事周,征吐谷浑,平齐、定淮南,皆有功。〕故用之。

  初,李雄家世以学业自通,雄独习骑射。其兄子旦让之曰:“非士大夫之素业也。”雄曰:“自古圣贤,文武不备而能成其功业者鲜矣。雄虽不敏,颇观前志,但不守章句耳。既文且武,兄何病焉!”及将如并省,帝谓雄曰:“吾儿更事未多,以卿兼文武才,吾无北顾之忧矣!”

  二王欲为奢侈非法,韶、岩辄不奉教,或自锁,或排閤切谏。二王甚惮之,每事咨而后行,不敢违法度。帝闻而赏之。〔〖胡三省注〗隋文帝择人以辅其子,可谓用心矣。而二子皆不克令终,何也﹖中人已下之性,束缚之虽急,一纵则不可复收也。〕

  又以秦王俊为河南道行台尚书令、洛州刺史,领关东兵。〔〖胡三省注〗洛州,治洛阳。〕

  【译文】

  丁巳(十三日),陈朝皇太子陈叔宝即皇帝位,大赦天下。

  辛酉(十七日),隋朝在并州设置河北道行台,任命晋王杨广为尚书令;又在益州设置西南道行台,任命蜀王杨秀为尚书令。隋文帝吸取了北周宇文氏孤弱无援而灭亡的教训,所以分派两个儿子各统御一方,以辅弼朝廷。又因为二王年少,于是精心挑逃正直贤能、有才能声望的大臣担任他们的僚佐。任命灵州刺史王韶为并州行台右仆射,鸿胪卿赵郡人李雄为兵部尚书,左武卫将军朔方人李彻总管晋王府军事;又任命兵部尚书元岩为益州总管府长史。王韶、李雄、元岩都由于为人刚直而负有盛名,李彻是前朝北周的旧将,所以文帝重用他们。

  当初,李雄的家族世代都是通过儒学而获取功名的,只有李雄喜欢练习骑马、射箭。他哥哥李子旦责备他说:“骑马、射箭不是士大夫所应从事的事业。”李雄回答说:“自古以来的圣贤君子,不具备文武全才而能建功立业的人很少。我虽然不聪敏,但也读了不少前代书籍,只是没有墨守章句训诂罢了。我要做到能文能武,兄长为什么要责备我呢?”及至李雄将要赴并州上任,隋文帝对他说:“我的儿子杨广经历的事情不多,凭你的文才武略去辅佐他,我就没有北顾之忧了。”

  晋王杨广、蜀王杨秀经常想违犯制度规定追求奢侈享受,王韶、元岩总是拒绝执行二王的指令,或者自锁请罪,或者闯进閤去切实劝谏。因此二王非常惧怕他们,凡事总是先与他们商议后再去实行,不敢做违法乱纪的事情。隋文帝得知后,就下令奖赏王韶、元岩。

  隋朝又任命秦王杨俊为河南道行台尚书令、洛州刺史,统领关东地区的军队。

  【原文】


  癸亥,以长沙王叔坚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萧摩诃为车骑将军、南徐州刺史,封绥远公,始兴王叔陵家金帛累巨万,悉以赐之。以司马申为中书通事舍人。

  乙丑,尊皇后为皇太后。时帝病创,卧承香殿,不能听政。太后居柏梁殿,百司众务,皆决于太后,帝创愈,乃归政焉。

  丁卯,封皇弟叔重为始兴王,奉昭烈王祀。〔〖胡三省注〗叔陵既诛,以叔重奉昭烈王祀。〕

  隋元景山出汉口,〔〖胡三省注〗汉口,汉水入江之口。〕遣上开府仪同三司邓孝儒将卒四千攻甑山。镇将军陆纶以舟师救之,为孝儒所败;涢口、甑山、沌阳守将皆弃城走。〔〖胡三省注〗《汉水记》:自汉口入二百里,得涢口,有村;又三百里,得涢城,楚邑也,汉安陆县居之。沌阳在沌水之北。《五代志》:沔阳郡汉阳县有沌水。涢,音云。〕戊辰,遣使请和于隋,归其胡墅。〔〖胡三省注〗去年周罗黄拔胡墅。〕

  己巳,立妃沈氏为皇后。辛未,立皇弟叔俨为寻阳王,叔慎为岳阳王,叔达为义阳王,叔能为巴山王,叔虞为武昌王。〔〖胡三省注〗宣帝诸子,唯叔达后仕于唐,贵显。〕

  隋高颎奏,礼不伐丧;〔〖胡三省注〗《公羊春秋传》:襄公十九年,晋士伹帅师侵齐。至縠,闻齐侯卒,仍还。还者何﹖ 善辞也。何善尔﹖大其不伐丧也。〕二月,己丑,隋主诏颎等班师。

  【译文】

  癸亥(十九日),陈朝任命长沙王陈叔坚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萧摩诃为车骑将军、南徐州刺史,封爵绥远公,并把始兴王陈叔陵的万贯家产全都赏赐给他。又任命司马申为中书通事舍人。

  乙丑(二十一日),陈后主诏令尊称柳皇后为皇太后。当时陈后主伤势很重,居住在承香殿休养,不能临朝听政。于是皇太后就住在柏梁殿,百官大臣禀奏的国事政务,都由皇太后裁决处理。直到陈后主伤势痊愈,皇太后才归政于他。

  丁卯(二十三日),陈后主封弟弟陈叔重为始兴王,作为昭烈王陈道谭的后嗣。

  隋朝行军元帅元景山率军出兵汉口,派遣上开府仪同三司邓孝儒率军四千人巩打甑山。陈朝镇将陆纶率领水军前往救援,被邓孝儒打败,于是涢口、甑山、沌阳南陈守将全都弃城逃走。戊辰(二十四日),陈朝派遣使者请求和隋朝修好,并把去年夺取的胡墅城归还隋朝。

  己巳(二十五日),陈后主册立妃子沈氏为皇后。辛未(二十七日),又册封皇弟陈叔俨为寻阳王,陈叔慎为岳阳王,陈叔达为义阳王,陈叔熊为巴山王,陈叔虞为武昌王。

  隋朝尚书左仆射高颎上疏说,根据礼节,不讨伐有丧事的敌国。二月,己丑(十五日),隋文帝诏令高颎等人班师回朝。

  【原文】


  三月,己巳,以尚书左仆射晋安王伯恭为湘州刺史,〔〖胡三省注〗湘州治长沙。〕永阳王伯智为尚书仆射。

  夏,四月,庚寅,隋大将军韩僧寿破突厥于鸡头山,〔〖胡三省注〗鸡头山,泾水所出,在原州平高县西。〕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河北山。〔〖胡三省注〗北山盖在北河之北。〕

  丙申,立皇子永康公胤为太子。胤,孙姬之子也,沈后养以为子。

  五月,己未,高宝宁引突厥寇隋平州,〔〖胡三省注〗《五代志》:北平郡,旧置平州,治卢龙。〕突厥悉发五可汗控弦之士四十万入长城。〔〖胡三省注〗沙钵略可汗,第二可汗,达头可汗,阿波可汗,贪汗可汗,凡五可汗。〕

  壬戌,隋任穆公于翼卒。〔〖胡三省注〗任,古国名。《谥法》: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任,音壬。〕

  甲子,隋更命传国玺曰“受命玺”。

  【译文】

  三月,己巳(二十五日),陈朝任命尚书左仆射晋安王陈伯恭为湘州刺史,永阳王陈伯智为尚书仆射。

  夏季,四月,庚寅(十一日),隋朝大将军韩僧寿在鸡头山打败突厥军队,上柱国李充在河北山打败突厥军队。

  丙申(十七日),陈后主册立皇子永康公陈胤为皇太子。陈胤是孙姬的儿子,沈皇后养为己子。

  五月,己未(十六日),原北齐营州刺史高宝宁带领突厥军队进犯隋朝平州,突厥出动了五个可汗的全部军队共四十万人侵入长城以南。

  壬戌(十九日),隋朝任穆公于翼去世。

  甲子(二十一日),隋朝改传国玺名为受命玺。

  【原文】


  六月,甲申,隋遣使来吊。

  乙酉,隋上柱国李光败突厥于马邑。〔〖胡三省注〗“李光”,当作“李充”。马邑,朔州治所。大业初,改马邑县为善阳县。〕突厥又寇兰州,〔〖胡三省注〗《五代志》:金城郡,开皇初,置兰州总管府。〕凉州总管贺娄子干败之于可洛峐。〔〖胡三省注〗山苶草木曰峐。〕

  隋主嫌长安城制度狭小,又宫内多妖异。纳言苏威劝帝迁都,帝以初受命,难之;夜,与威及高颎共议。明旦,通直散骑庾季才奏曰:“臣仰观乾象,俯察图记,必有迁都之事。且汉营此城,将八百岁,水皆咸卤,〔〖胡三省注〗京都地大人众,加以岁久壅底,垫隘秽恶,聚而不泄,则水多咸卤。卤,郎古翻。〕不甚宜人。愿陛下协天人之心,为迁徙之计。”帝愕然,谓颎、威曰:“是何神也!”太师李穆亦上表请迁都。帝省表曰:“天道聪明,已有征应;太师人望,复抗此请;无不可矣。”丙申,诏高颎等创造新都于龙首山。〔〖胡三省注〗《三秦记》:龙首山长六十里,首入渭水,尾达樊川,头高二十丈,尾渐下,可六七丈,色赤。旧传有黑龙从南山出饮渭水,其行道因行成迹。〕以太子左庶子宇文恺有巧思,领营新都副监。〔〖胡三省注〗晋志:太子庶子四人,职比散骑常侍、中书监令,隋分置门下坊左庶子二人,典书坊右庶子二人。监者,监领营新都事。〕恺,忻之弟也。

  【译文】

  六月,甲申(十二日),隋朝派遣使者到陈朝吊唁。

  乙酉(十三日),隋朝上柱国李光在马邑打败突厥军队。突厥军队又进犯兰州,被隋朝凉州总管贺娄子干在可洛峐打败。

  隋文帝嫌长安宫城的规模狭小,而且宫中经常出现妖妄怪异现象。纳言苏威劝文帝迁都,文帝因为受命登基不久,不宜轻动,因此感到很为难,于是就在夜里与苏威、尚书左仆射高颎一起商议。第二天早朝,通直散骑常侍庾季才上奏说:“我在昨晚仰头观察天象,又俯身对照察看图记,发现一定要迁移都城。况且从汉朝初年营建此城,至今已八百多年,水质变咸,不再适合饮用。希望陛下上应天意,下顺民心,制定出迁都的计划。”隋文帝很吃惊,对高颎、苏威说:“这多么灵验啊!”太师李穆也上表请求迁都,文帝看了他的奏疏后说:“天道明察,已经出现了迁都的征兆;太师是人望所归,又上表请求。由此看来,没有什么不可以了。”丙申(二十四日),隋文帝下诏令高颎等人负责在龙首山一带建造新宫城。因为太子左庶子宇文恺在建筑方面有巧妙的构思,于是任命他担任营建新城的副监。宇文恺,是宇文忻的弟弟。

  【原文】


  秋,七月,辛未,大赦。

  九月,丙午,设无碍大会于太极殿,〔〖胡三省注〗碍,释氏书也。〕舍身及乘舆御服。大赦。

  丙午,以长沙王叔坚为司空,将军、刺史如故。〔〖胡三省注〗骠骑将军,扬州刺史。〕

  冬,十月,癸酉,隋太子勇屯兵咸阳以备突厥。〔〖胡三省注〗咸阳在长安西北,隔渭水耳。屯兵于此以备突厥,盖其兵势强盛,欲窥长安,此亦犹汉霸上、棘门、细柳之屯耳。〕

  【译文】

  秋季,七月,辛未(二十九日),陈朝大赦天下。

  九月,丙午(初五),陈朝在太极殿举行佛教布施天下的无遮大法会,陈后主舍身寺庙并捐献了天子的舆车、衣服,又大赦天下。

  丙午(初五),陈朝任命长沙王陈叔坚为司空,他的骠骑将军、扬州刺史职务仍旧。

  冬季,十月,癸酉(初三),隋朝皇太子杨勇率军驻扎咸阳以防备突厥。

  【原文】


  十二月,丙子,隋命新都曰大兴城。

  乙酉,隋遣沁源公虞庆则屯弘化以备突厥。〔〖胡三省注〗沁源县公,《五代志》,上党郡有沁源县,后魏置弘化郡,治合水,开皇六年置庆州。〕

  行军总管达奚长儒将兵二千,与突厥沙钵略可汗遇于周槃,〔〖胡三省注〗据庆则传,长儒别道邀贼,为虏所围,庆则按营不救,则周槃亦当在弘化县界。“长儒”,当作“长孺”。〕沙钵略有众十余万,军中大惧。长儒神色慷慨,且战且行,为虏所冲突,散而复聚,四面抗拒。转斗三日,昼夜凡十四战,五兵咸尽。士卒以拳殴之,手皆骨见,〔〖胡三省注〗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五兵咸尽,士卒奋拳击虏,以言死斗则可;若虏以全师四面蹙之,安能免乎!史但极笔叙长儒力战之綪耳,观者不以辞宪意可也。〕杀伤万计。虏气稍夺,于是解去。长儒身被五疮,通中者二;〔〖胡三省注〗被,皮义翻。〖按〗负受也。〕其战士死伤者什八九。诏以长儒为上柱国,馀勋回授一子。

  【译文】

  十二月,丙子(初七),隋朝命名新都为大兴城。

  乙酉(十六日),隋朝派遣沁源公虞庆则率军驻扎弘化郡以防备突厥。

  隋朝行军总管达奚长儒率军两千人,与突厥沙钵略可汗在周槃相遇,沙钵略的军队有十万多人,隋军官兵大为恐惧。达奚长儒神色慷慨激昂,率军边战边行,队伍虽多次被突厥军队冲散,但很快又重新聚合,摆开阵势,四面抗拒。隋军转战三日,昼夜与突厥交锋十四战,后来所有的兵器都已用尽,士卒只好用拳头殴打敌人,手都露出了骨头,总共杀伤敌人一万多人。突厥军队士气逐渐丧失,最后解围退走。达奚长儒身上五处受伤,其中重伤两处;部下士卒死伤十分之八九。隋文帝下诏授予达奚长儒为上柱国,并将剩余功勋授予他的一个儿子。

  【原文】


  时柱国冯昱屯乙弗泊,〔〖胡三省注〗乙弗泊当在鄯州之西。〕兰州总管叱列长叉守临洮,〔〖胡三省注〗《五代志》:后周武帝逐吐谷浑,置洮阳郡,寻立洮州,大业初置临洮郡。〕上柱国李崇屯幽州,皆为突厥所败。于是突厥纵兵自木硖、石门两道入寇,武威、天水、安定、金城、上郡、弘化、延安,六畜咸尽。〔〖胡三省注〗木硖、石门两关,皆在弘化郡平高县界。此由虞庆则按营不战,达奚长儒孤军摧衂,故沙钵略纵兵两道而入。然五可汗之兵,东西齐举,西自乙弗泊,东至幽州,尽隋西北二边,无不被寇。若武威至延安,则达头、沙钵略之兵耳。天水、上郡皆古郡,天水则秦州,上郡则敷州也。延安郡,后魏置。东夏州,西魏改为延州。〕

  沙钵略更欲南入,达头不从,引兵而去。长孙晟又说沙钵略之子染干诈告沙钵略曰:“铁勒等反,欲袭其牙。”〔〖胡三省注〗铁勒之先本匈奴苗裔,种类最多,自西海之东,依据山谷,往往不绝,至北海之南,虽姓氏不同,总谓之铁勒。〕沙钵略惧,回兵出塞。

  隋主既立,待遇梁主,恩礼弥厚。是岁,纳梁主女为晋王妃,〔〖胡三省注〗按《隋书·萧后传》及《萧岿传》,初皆云岿女,详考之,则后本岿生。江南风俗,二月生子者不举。后以二月生,故季父岌收而养之。未几,岌夫妻俱死,转养于舅氏张轲家。高祖为晋王选妃于梁,遍占诸女,皆不吉。岿迎后于舅氏,占之曰吉,遂为王妃。〕又欲以其子瑒尚兰陵公主。由是罢江陵总管,〔〖胡三省注〗西魏迁梁主詧于江陵,置助防,曰“防主”,后遂置总管,今罢之。〕梁主始得专制其国。

  【译文】

  当时隋朝柱国冯昱率军驻扎乙弗泊,兰州总管叱列长叉率军镇守临洮,上柱国李崇率军驻扎幽州,他们都被突厥打败。于是突厥纵兵从木硖、石门分两路入侵,武威、天水、金城、上郡、弘化、延安等郡的牲畜都被劫掠一空。

  沙钵略可汗还想进一步南侵,达头可汗不从,率部退去。长孙晟又游说沙钵略可汗的儿子染干,染干谎报沙钵略说:“铁勒等部族起兵造反,打算袭击您的牙帐。”沙钵略害怕了,于是回兵出塞退去。

  隋文帝即位后,对待后梁孝明帝萧岿恩礼更加深厚。这一年,礼聘萧岿的女儿为晋王杨广的妃子,还打算让萧岿的儿子萧瑒娶兰陵公主为妻。因此废掉监护后梁的江陵总管,萧岿才得以全权统治国家。

  【原文】


  〔南朝〕陈·长城公·上〔〖胡三省注〗讳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宣帝嫡长子也。〕

  〔南朝〕
陈·长城公 至德元年(癸卯 公元583年)

  春,正月,庚子,隋将入新都,大赦。

  壬寅,大赦,改元。

  初,上病创,不能视事,政无大小,皆决于长沙王叔坚,权倾朝廷。叔坚颇骄纵,上由是忌之。都官尚书山阴孔范,〔〖胡三省注〗山阴,汉古县,属会稽郡。〕中书舍人施文庆,皆恶叔坚而有宠于上,日夕求其短,〔〖胡三省注〗日夕,犹言朝夕也。〕构之于上。上乃即叔坚骠骑将军本号,用三司之仪,出为江州刺史。以祠部尚书江总为吏部尚书。

  癸卯,立皇子深为始安王。

  【译文】

  〔南朝〕陈·长城公·上

  〔南朝〕陈·长城公 至德元年(癸卯 公元583年)

  春季,正月,庚子(初一),隋朝将要迁入新都大兴城,大赦天下。

  壬寅(初三),陈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至德。

  当初,陈后主由于受伤,不能处理政事,朝廷的大小政事都由长沙王陈叔坚裁决处理,陈叔坚因此权倾朝廷。陈叔坚十分骄横,因此受到陈后主的猜忌。都官尚书山阴人孔范与中书舍人施文庆都厌恶陈叔坚,并且受到陈后主的宠信,所以他们朝夕寻找陈叔坚的过失,然后向陈后主进谗陷害他。于是陈后主就让陈叔坚以骠骑将军的称号,保留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的待遇,出任江州刺史。又任命祠部尚书江总为吏部尚书。

  癸卯(初四),陈后主封皇子陈深为始安王。

  【原文】


  二月,己巳朔,日有食之。

  癸酉,遣兼散骑常侍贺彻等聘于隋。

  突厥寇隋北边。

  癸巳,葬孝宣皇帝于显宁陵,庙号高宗。

  右卫将军兼中书通事舍人司马申既掌机密,颇作威福,多所谮毁。能候人主颜色,有忤己者,必以微言谮之;附已者,因机进之。是以朝廷内外,皆从风而靡。

  上欲用侍中、吏部尚书毛喜为仆射,申恶喜强直,言于上曰:“喜,臣之妻兄,高宗时称陛下有酒德,〔〖胡三省注〗周公戒成王曰:“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注云:言纣心迷政乱,以酗酒为德。〕请逐去宫臣,陛下宁忘之邪?”〔〖胡三省注〗邪,音耶。〕上乃止。

  上创愈,置酒于后殿以自庆,引吏部尚书江总以下展乐赋诗。〔〖胡三省注〗展,舒而陈之也。〕既醉而命毛喜。于时山陵初毕,喜见之,不怿;欲谏,则上已醉。喜升阶,阳为心疾,仆于阶下,移出省中。上醒,谓江总曰:“我悔召毛喜,彼实无疾,但欲阻我欢宴,非我所为耳。”〔〖胡三省注〗言喜以帝所为为非也。〕乃与司马申谋曰:“此人负气,吾欲乞鄱阳兄弟,听其报仇,可乎?”〔〖胡三省注〗鄱阳兄弟,世祖诸子也。高宗之篡,杀刘师知、韩子高、到仲举父子以及始兴王伯茂,皆毛喜之谋。后主怒喜,欲以喜乞鄱阳兄弟,听其报雠,于臣为不君,于父为不子。乞,音气与也。〕对曰:“彼终不为官用,〔〖胡三省注〗陈之臣子率称其君曰官。〕愿如圣旨。”中书通事舍人北地傅縡争之〔〖胡三省注〗传称縡少依萧循,盖循自关中归,縡与之俱南也。〕曰:“不然。若许报仇,欲置先皇何地?”上曰:“当乞一小郡,勿令见人事耳。”乃以喜为永嘉内史。〔〖胡三省注〗《考异》曰:《司马申传》云:“右仆射沈君理卒,朝议以毛喜代之。”按君理卒在太建五年,非后主时。又《毛喜传》云:“时山陵初毕,未及逾年。”按高宗,殂过朞乃葬,而云未及逾年,恐误也。〕

  【译文】

  二月,己巳朔(初一),出现日食。

  癸酉(初五),陈朝派遣兼散骑常侍贺彻等人到隋朝聘问。

  突厥兴兵侵犯隋朝北部边境。

  癸巳(二十五日),陈朝葬孝宣皇帝于显宁陵,庙号为高宗。

  陈朝右卫将军兼中书通事舍人司马申掌管机密后,恣意作威作福,经常向陈后主诬谄诽谤别人。他善于观察陈后主的脸色行事,百官大臣如有不顺从自己的,必定进谗言加以诬陷;如有依附于自己的,就会相机加以荐用,因此,朝廷内外随风而倒,莫不奉承巴结司马申。

  陈后主打算任用侍中、吏部尚书毛喜为尚书仆射,司马申因为不喜欢毛喜的刚强正直,于是对陈后主说:“毛喜是我妻子的哥哥,他在先帝时曾说过陛下酗酒成性的坏话,并请求赶走东宫僚属,陛下难道忘了吗?”陈后主于是作罢。

  陈后主伤势痊愈,在后殿置办酒席以示庆贺,让吏部尚书江总以下的公卿大臣奏乐赋诗。陈后主酒醉以后,命令毛喜赋诗。当时陈宣帝刚安葬不久,毛喜见陈后主在服丧期间竟如此寻欢作乐,心中很不高兴;他想要起身劝谏,陈后主已醉得不省人事。于是毛喜就在台阶上假装心病发作,倒在阶下,然后被抬出宫中。陈后主酒醒后,对江总说:“我悔不该召毛喜赴宴,他其实并没有病,只是想阻止我设宴欢乐,反对我的作为罢了。”于是和司马申商议道:“毛喜负气使性,让我难堪,我想听任他的仇家鄱阳王兄弟为其兄长报仇,可以吗?”司马申回答说:“毛喜终究不会为陛下所用,愿按照陛下说的去做。”中书通事舍人北地人傅縡争辩说:“不能那样做。如果允许鄱阳王兄弟向毛喜报仇,那末把先皇宣帝置于何地?”陈后主说:“那就把毛喜安置在一个小郡中,不许他再在朝廷参预政事。”于是任命毛喜为永嘉内史。

  【原文】


  三月,丙辰,隋迁于新都。〔〖胡三省注〗《考异》曰;隋《食货志》:“正月,帝入新宫。”今从帝纪。〕

  初令民二十一成丁,减役者每岁十二番为二十日役,减调绢一匹为二丈。〔〖胡三省注〗后周之制,民年十八成丁,今增三岁。每岁十二番,则三十日役,今改为二十日役,及调绢减半。〕周末榷酒坊、盐池、盐井,至是皆罢之。〔〖胡三省注〗周末,官置酒坊收利,盐池、盐井皆禁百姓采用。池盐,则河东盐池。井盐,则蜀中处处有之。〕

  秘书监牛弘〔〖胡三省注〗《隋书·牛弘传》:弘,安定鹑觚人,本姓寮氏。父允仕魏,赐姓牛氏。〕上表,以“典籍屡经丧乱,率多散逸。周氏聚书,仅盈万卷。平齐所得,除其重杂,裁益五千。兴集之期,属膺圣世。〔〖胡三省注〗裁,与才同。属,之欲翻。膺,当也。〕为国之本,莫此为先。岂可使之流落私家,不归王府!必须勒之以天威,引之以微利,则异典必臻,观阁斯积。”〔〖胡三省注〗汉东观及天禄、石渠等阁,皆藏书之所,故云。〕隋主从之。丁巳,诏购求遗书于天下,每献书一卷,赉缣一匹。〔〖胡三省注〗赉,赐也,与也。缣,绢也;《说文》曰:井丝缯。〕

  【译文】

  三月,丙辰(十八日),隋朝宫廷迁入新都。

  隋朝颁布法令,规定平民百姓二十一岁为成年人,服徭役由每年三十天减为二十天,不服役的纳绢四丈减为二丈。北周末年官府专营酒坊、盐池、盐井的禁令,也全部予以废除。

  隋朝秘书监牛弘上表,认为“官府收藏的典籍屡经丧乱,大多散失民间。原北周朝廷收集的典籍,仅有一万多卷。平定北齐时所得到的典籍,除去重复的以外,只增加了五千卷。大规模汇集典籍,理当在圣明之世。治理国家,没有比此事更为重要的了。岂可使典籍长期流落私家,不归官府朝廷所有!因此,必须借助陛下的威令,迫令献书,并给予献书者一定的赏赐。这样,则各种典籍一定会汇集官府,国家书库就会收藏丰富。”隋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丁巳(十九日),下诏在全国各地购求散遗书籍,每献书一卷,赏细绢一匹。

  【原文】


  夏,四月,庚午,吐谷浑寇隋临洮。洮州刺史皮子信出战,败死;汶州总管梁远击走之。又寇廓州,州兵击走之。〔〖胡三省注〗《五代志》:后周武帝逐吐谷浑,置洮阳郡,寻立洮州。汶山郡,后周置汶州。宋白曰:晋置广阳县于茂州汶山县西北五十里,今不详其处所。后周又立广阳县于石镜山西,六十里至旧广阳,即今县也。又置汶州于此。汶,读曰珉。隋改会州浇河郡,亦周逐吐谷浑以置廓州。〕

  壬申,隋以尚书右仆射赵煚兼内史令。〔〖按〗煚,音炯。〕

  突厥数为隋寇。隋主下诏曰:“往者周、齐抗衡,分割诸夏,突厥之虏,俱通二国。周人东虑,恐齐好之深,齐氏西虑,惧周交之厚;谓虏意轻重,国遂安危,盖并有大敌之忧,思减一边之防也。朕以为厚敛兆庶,多惠豺狼,未尝感恩,资而为贼。节之以礼,不为虚费,省徭薄赋,国用有余。因入贼之物,加赐将士;息道路之民,务为耕织;清边制胜,成策在心。凶丑愚暗,未知深旨,将大定之日,比战国之时;乘昔世之骄,结今时之恨。近者尽其巢窟,俱犯北边,盖上天所忿,驱就齐斧。〔〖胡三省注〗齐,读曰斋,言斋戒而授斧钺于将帅。二读曰资,应劭曰:利斧也。〕诸将今行,义兼含育,有降者纳,有违者死,使其不敢南望,永服威刑。何用侍子之朝,宁劳渭桥之拜!”〔〖胡三省注〗匈奴遣子入侍及来朝渭桥,并见《汉宣帝纪》。〕

  【译文】

  夏季,四月,庚午(初三),吐谷浑兴兵侵犯隋朝临洮郡。洮州刺史皮子信率军出战,兵败身亡;汶州总管梁远率军击退了入侵敌军。吐谷浑又兴兵侵犯廓州,廓州兵击退了入侵敌军。

  壬申(初五),隋朝任命尚书右仆射赵煚兼任内史令。

  突厥多次兴兵侵犯隋朝,隋文帝下诏书说:“以前周朝和齐朝对峙,分裂华夏,突厥与双方都通使往来,乘机渔利。周朝忧虑东面,害怕齐朝与突厥交好过深;齐朝忧虑西面,害怕周朝与突厥联合过紧;都认为突厥的轻重向背,关系着国家的安危。这是因为双方都把对方当成头号强敌,想减少北面的防御兵力。如今,朕以为重敛百姓,多聚财物以赂突厥,突厥也未曾感恩戴德,反而资助了突厥不断地前来侵犯。所以,朕对突厥按照礼制加以节制,从不虚费钱财;对黎民百姓轻徭薄赋,因此国用有余。又把原来应馈送给突厥的财物,用来加赐给将士,减省黎民百姓道路奔波之苦,使他们能够专心耕织。清除边患,克敌制胜,朕早已胸有成竹。突厥化外之人,凶恶愚昧,根本不能理解深刻的道理,将天下大定的今日,看作群雄逐鹿的战国之时,凭借前代养成的骄气,结下今日的怨恨。近来又倾巢出动,侵犯我北部边境,这是上天忿恨突厥残暴无道,驱赶他们前来送死。诸位将帅这次受命出征,不可一昧杀生,同时也要爱惜突厥百姓,如有投降的就予以接纳,对于反抗的就加以消灭,使突厥不敢再贪心南侵,永远遵从我大隋的威刑。哪里用得着像汉朝时匈奴那样派遣儿子入朝为质,也无须亲自来长安朝拜。”

  【原文】


  于是命卫王爽等为行军元帅,分八道出塞击之。爽督总管李充等四将出朔州道,〔〖胡三省注〗自马邑出塞也。〕己卯,与沙钵略可汗遇于白道。〔〖胡三省注〗白道在长城北,有白道岭、白道溪。〕李充言于爽曰:“突厥狃于骤胜,必轻我而无备。以精兵袭之,可破也。”诸将多以为疑,唯长史李彻赞成之,遂与充帅精骑五千掩击突厥,大破之。沙钵略弃所服金甲,潜草中而遁。其军中无食,粉骨为粮,加以疾疫,死者甚众。

  幽州总管阴寿帅步骑十万出卢龙塞,击高宝宁。宝宁求救于突厥,突厥方御隋师,不能救。庚辰,宝宁弃城奔碛北,和龙诸县悉平。寿设重赏以购宝宁,又遣人离其腹心;宝宁奔契丹,为其麾下所杀。〔〖胡三省注〗高宝宁自齐末据和龙,至是败灭。〕

  【译文】

  隋文帝于是任命卫王杨爽等人为行军元帅,兵分八路出塞攻打突厥。杨爽指挥行军总管李充等四将由朔州道出塞,己卯(十二日),与突厥沙钵略可汗在白道相遇,李充对杨爽说:“突厥因为近来多次侵犯得胜,必定轻视我军而不加防备,如果我用精兵突然袭击,定能打败敌人。”但众将领多持怀疑态度,只有元帅府长史李彻赞成。于是他和李充带领精锐骑兵五千人掩袭突厥军队,大败敌人,沙钵略可汗丢弃所穿的金甲,潜伏于茂草之中才得以逃脱。又突厥军中因为缺粮,只好粉碎尸骨以为粮,加上军中疾病流行,因此死亡极多。

  幽州总管阴寿统率步、骑兵十万人出卢龙塞,攻打高宝宁。高宝宁向突厥求救,因为突厥正在全力抵御隋军,不能派兵救援。庚辰(十三日),高宝宁放弃和龙城退往大漠以北,和龙所属各县全部平定。阴寿悬重赏购求高宝宁,又派人离间他的部下心腹,高宝宁众叛亲离,只得逃奔契丹,后来被部下所杀。

  【原文】


  己丑,郢州城主张子讥遣使请降于隋,〔〖胡三省注〗郢州治江夏,中流之重镇,今欲降隋,史言陈之边将已离心。〕隋主以和好,不纳。

  辛卯,隋主遣兼散骑常侍薛舒、兼散骑常侍王劭来聘。劭,松年之子也。〔〖胡三省注〗王松年仕齐,为通直散骑侍郎,人在下中。〕

  癸巳,隋主大雩。〔〖胡三省注〗隋雩坛在国南十三里启夏门外道左。〕

  甲子,突厥遣使入见于隋。

  隋改度支尚书为民部,都官尚书为刑部。命左仆射判吏、礼、兵三部事,右仆射判民、刑、工三部事。废光禄、卫尉、鸿胪寺及都水台。

  【译文】

  己丑(二十二日),陈朝郢州守将张子讥派遣使节请求归降隋朝,隋文帝因为两国和好,不予接纳。

  辛卯(二十四日),隋文帝派遣兼散骑常侍薛舒、王劭到陈朝聘问。王劭是王松年的儿子。

  癸巳(二十六日),隋文帝举行祈雨祭祀。

  甲子(疑误),突厥派遣使节出使隋朝。

  隋文帝改尚书省度支尚书为民部,都官尚书为刑部。又令尚书左仆射负责掌管吏、礼、兵三部政务,尚书右仆射负责掌管民、刑、工三部政务。废除光禄、卫尉、鸿胪三寺和都水台。

  【原文】


  五月,癸卯,隋行军总管李晃破突厥于摩那度口。

  乙巳,梁太子琮入朝于隋,贺迁都。

  辛酉,隋主祀方泽。〔〖胡三省注〗隋为方丘于宫城之北十四里。〕

  隋秦州总管窦荣定帅九总管步骑三万出凉州,与突厥阿波可汗相拒于高越原,阿波屡败。荣定,炽之兄子也。〔〖胡三省注〗可,从刊入声。汗,音寒。窦炽寺为太傅。〕

  前上大将军京兆史万岁,坐事配敦煌为戍卒,〔〖胡三省注〗敦煌郡,瓜州。〕诣荣定军门,请自效。荣定素闻其名,见而大悦。壬戌,将战,荣定遣人谓突厥曰:“士卒何罪而杀之!但当各遣一壮土决胜负耳。”突厥许诺,因遣一骑挑战。荣定遣万岁出应之,万岁驰斩其首而还。突厥大惊,不敢复战,遂请盟,引军而去。

  【译文】

  五月,癸卯(初六),隋朝行军总管李晃在摩那度口打败突厥军队。

  乙巳(初八),后梁太子萧琮入隋朝见,祝贺隋朝迁都。

  辛酉(二十四日),隋文帝祭祀大泽。

  隋朝秦州总管窦荣定率领九总管步、骑兵三万人兵发凉州,与突厥阿波可汗在高越原相对峙,阿波可汗屡战屡败。窦荣定是太傅窦炽的侄子。

  前上大将军京兆人史万岁,因犯罪被发配到敦煌为戌卒,他来到窦荣定军营,请求效力以立功赎罪,窦荣定早就听说他骁勇善战,见到非常高兴。壬戌(二十五日),双方将要交战,窦荣定派人对突厥说:“两国交恶,士卒何罪而使其丧命沙场!今天双方可各遣一名壮士以决胜负。”突厥同意,于是派出一名骑将挑战,窦荣定派史万岁出马应战,史万岁驰马斩敌将首级而还。突厥大为吃惊,不敢再战,于是请求和隋军议和,引军退去。

  【原文】


  长孙晟时在荣定军中为偏将,使谓阿波曰:“摄图每来,战皆大胜。阿波才入,遽即奔败,此乃突厥之耻也。且摄图之与阿波,兵势本敌。今摄图日胜,为众所崇;阿波不利,为国生辱。摄图必当以罪归阿波,成其宿计,灭北牙矣。〔〖胡三省注〗阿波建牙在摄图之北。〕愿自量度,能御之乎?”阿波使至,晟又谓之曰:“今达头与隋连和,而摄图不能制,可汗何不依附天子,连结达头,相合为强,此万全计也,岂若丧兵负罪,归就摄图,受其戮辱邪!”〔〖胡三省注〗邪,音耶。〕阿波然之,遣使随晟入朝。

  沙钵略素忌阿波骁悍;自白道败归,又闻阿波贰于隋,因先归,袭击北牙,大破之,杀阿波之母。阿波还,无所归,西奔达头。达头大怒,遣阿波帅兵而东,其部落归之者将十万骑,遂与沙钵略相攻,屡破之,复得故地,兵势益强。贪汗可汗素睦于阿波,沙钵略夺其众而废之,贪汗亡奔达头。沙钵略从弟地勤察,别统部落,与沙钵略有隙,复以众叛归阿波。连兵不已,各遣使诣长安请和求援。隋主皆不许。

  【译文】

  长孙晟当时在窦荣定军中担任偏将,他派人对阿波可汗说:“沙钵略可汗摄图每次率军侵犯,都能获胜,而你刚率军入侵,很快就失败而归,这是突厥的耻辱。再说摄图与你的兵力本来势均力敌,如今摄图经常获胜,为国人所崇敬;而你却一败再败,成为国家的耻辱。如此,摄图必然要把罪名加在你头上,实现他长期的宿愿,灭掉你阿波可汗所占有的北方管辖区。希望你设身处地为自己考虑,能抵御住摄图吗?”阿波可汗的使节来到隋军中,长孙晟又对他说:“现在达头可汗和隋朝联合,摄图无法控制。阿波可汗为何不依附于大隋天子,连结达头可汗,合兵壮大自己的势力,这实在是保全自己的万全之计。这难道不比丧兵负罪,屈就摄图,被他侮辱杀戮好吗?”阿波可汗认为长孙晟说得对,就派遣使节随长孙晟入朝请和。

  沙钵略可汗素来嫌忌阿波可汗骁勇骠悍,他自白道败归途中,听说阿波可汗与隋朝交往,于是先期回国,举兵掩袭北边阿波可汗的辖区,大获全胜,杀了他的母亲。阿波可汗还军后,没有地方可以安身,于是向西投奔达头可汗。达头可汗勃然大怒,就派阿波可汗率军东进攻打沙钵略可汗。阿波可汗的部落纷纷前来归附,将近十万骑兵。于是阿波可汗就与沙钵略可汗交战,多次将他打败,重新收复了失地,兵势更加强盛。突厥贪汗可汗一向与阿波可汗和睦,沙钵略可汗夺了他的部落后将他废黜,贪汗可汗也逃奔达头可汗。沙钵略可汗的堂弟地勤察另统有部落,因为和沙钵略可汗有矛盾,就率领部落叛归阿波可汗。于是双方互相攻打,用兵不断,各派使节到长安向隋朝请和求援,隋文帝都不答应。

  【原文】


  六月,庚辰,隋行军总管梁远破吐谷浑于尔汗山。

  突厥寇幽州,隋幽州总管广宗壮公李崇帅步骑三千拒之。〔〖胡三省注〗广宗县公。广宗,汉古县,《五代志》属清河郡。〕转战十余日,师人多死,遂保砂城。突厥围之,城荒颓,不可守御。晓夕力战,又无所食。每夜出掠虏营,得六畜以继军粮。突厥畏之,厚为其备,每夜中结陈以待之。崇军苦饥,出辄遇敌,死亡略尽。及明,奔还城者尚百许人,然多伤重,不更堪战。突厥意欲降之,遣使谓崇曰:“若来降者,封为特勒。”〔〖胡三省注〗特勒,突厥达官。新书:突厥子弟曰特勒。〕崇知不免,令其士卒曰:“崇丧师徒,罪当万死。今日效命,以谢国家。汝俟吾死,且可降贼,便散走,努力还乡。若见至尊,道崇此意。”乃挺刃突陈,复杀二人,〔〖胡三省注〗挺,拔也。陈,读曰阵。〕突厥乱射,杀之。秋,七月,辛丑,以豫州刺史代人周摇为幽州总管。命李崇子敏袭爵。〔〖胡三省注〗袭爵广宗公。〕

  敏娶乐平公主之女娥英,〔〖胡三省注〗隋主受禅,周天元后改封乐平公主。〕诏假一品羽仪,礼如尚帝女。既而将侍宴,公主谓敏曰:“我以四海与至尊,唯一婿,当为尔求柱国;若余官,汝慎勿谢。”及进见,帝授以仪同及开府,皆不谢。帝曰:“公主有大功于我,我何得于其婿而惜官乎!今授汝柱国。”敏乃拜而蹈舞。

  【译文】

  六月,庚辰(十四日),隋朝行军总管梁远在尔汗山打败吐谷浑军队。

  突厥兴兵侵犯幽州,隋朝幽州总管广宗壮公李崇率领步、骑兵三千人抗击敌军。隋军转战十多天,士卒死亡众多,于是退保砂城。突厥军队又围攻砂城,砂城荒凉,城墙颓坏,很难守御。隋军日夜血战,加上没有粮食,只得每天夜里前去劫掠敌军营寨,夺取牛羊等牲畜充作军粮。突厥军队害怕了,就加强戒备,每天夜里摆开阵势等待隋军。李崇军队被饥饿所困扰,出城就碰上敌人,以致死亡殆尽,到了天明,奔回城中的还有一百多人,但大多受了重伤,不能再战。突厥想使李崇投降,就派遣使节对他说:“你如果前来投降,就封你为特勒。”李崇料知难免一死,就对部下士卒说:“我失地丧师,罪该万死。今日只有效命战死,以谢国家。你们等我死后,可暂时投降敌军,然后再乘机逃走,争取还乡。如果有人见到皇上,可转告我的话。”于是拔剑冲阵,又杀敌军两人,突厥军队乱箭齐发,将他射死。秋季,七月,辛丑日,隋朝任命豫州刺史代郡人周摇为幽州总管。又命令李崇的儿子李敏承袭父爵。

  李敏娶乐平公主的女儿娥英为妻,隋文帝诏令赐予一品羽仪,礼仪和娶皇帝女儿相同。不久将侍宴,乐平公主对李敏说:“我把天下都让与了皇上,现在只有一个女婿,当为你谋求柱国;如果皇上授予你其他勋阶,你千万不要拜谢接受。”李敏进见后,隋文帝先授予他仪同三司和开府仪同三司,李敏都不拜谢。于是文帝说:“乐平公主对我有大功,我怎么能对她的女婿吝惜官爵呢?现在授予你柱国。”李敏这才跪拜谢恩。

  【原文】


  八月,丁卯朔,日有食之。〔〖胡三省注〗《考异》曰:隋纪作“七月丁卯”,盖历差。〕

  长沙王叔坚未之江州,复留为司空,实夺之权。

  壬午,隋遣尚书左仆射高颎出宁州道,内史监虞庆则出原州道,以击突厥。〔〖胡三省注〗《五代志》:平凉郡,旧置原州。〕

  九月,癸丑,隋大赦。

  冬,十月,甲戌,隋废河南道行台省,〔〖胡三省注〗去年二月,隋置河南道行台省。〕以秦王俊为秦州总管,陇右诸州尽隶焉。〔〖胡三省注〗秦州天水郡。〕

  丁酉,立皇弟叔平为湘东王,叔敖为临贺王,叔宣为阳山王,叔穆为西阳王。

  戊戌,侍中建昌侯徐陵卒。

  癸丑,立皇弟叔俭为安南王,叔澄为南郡王,叔兴为沅陵王,叔韶为岳山王,叔纯为新兴王。〔〖胡三省注〗自湘东以下,皆以郡名疏爵,今著后人之,所未能遍知者。《五代志》:始安郡富川县,旧置临贺郡。熙平郡桂阳县,梁置阳山郡。永安郡黄冈县,置西阳郡。巴陵郡华容县,旧曰安南,置安南郡。沅陵县,置沅陵郡。信安郡新兴县,梁置新兴郡。岳山郡阙。郡县志:巴陵,一名天岳山。岳山盖即巴陵,以封叔韶。沅,音元。〕

  【译文】

  八月,丁卯朔(初一),出现日食。

  陈朝长沙王陈叔坚还没有到江州赴任,陈后主又留他在京师担任司空,其实夺了他的实权。

  壬午(十六日),隋朝派遣尚书左仆射高颎出宁州道,内史监虞庆则出原州道,两路攻打突厥。

  九月,癸丑(十八日),隋朝大赦天下。

  冬季,十月,甲戌(初九),隋朝废除河南道行台省,任命秦王杨俊为秦州总管,陇右地区各州全部归他统辖。

  丁酉(疑误),陈后主封皇弟陈叔平为湘东王,陈叔敖为临贺王,陈叔宣为阳山王,陈叔穆为西阳王。

  戊戌(疑误),陈朝侍中建昌侯徐陵去世。

  癸丑(疑误),陈后主封皇弟陈叔俭为安南王,陈叔澄为南郡王,陈叔兴为沅陵王,陈叔韶为岳山王,陈叔纯为新兴王。

  【原文】


  十一月,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聘于隋。帝闻隋主状貌异人,使彦画像而归。帝见,大骇曰:“吾不欲见此人。”亟命屏之。

  隋既班律令,〔〖胡三省注〗前年十月,隋行新律。〕苏威屡欲更易事条,内史令李德林曰:“修律令时,公何不言?今始颁行,且宜专守,自非大为民害,不可数更。”

  河南道行台兵部尚书杨尚希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已众,资费日多;吏卒增培,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良。”苏威亦请废郡。帝从之。甲午,悉罢诸郡为州。

  【译文】

  十一月,陈朝派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到隋朝聘问。陈后主听说隋文帝相貌奇异,与常人不同,就让袁彦画下文帝的像带回。陈后主见像大吃一惊,说:“我不想再看到这个人。”急忙下令去掉画像。

  隋朝颁布新律令以后,纳言苏威曾多次想修改某些条款,内史令李德林说:“当初制定律令时,您为什么不说话?现在新律令既已颁行,就应该严格遵守,如果不是大害于民的条款,不能轻易更改。”

  隋朝河南道行台兵部尚书杨尚希上奏:“我发现当今郡县多于古代成倍。有的地方不到百里,却同时设置数县;有的户口不满一千,却分别属于两郡管辖。致使郡县属官僚佐冗员众多,国家开支逐年增多;差役事吏卒成倍增加,租调收入逐年减少;官吏几乎比黎民百姓还多,十只羊倒有九个牧人;目前应该保留重要的官职而废除闲散的官职,把小的郡县合并成为大的郡且。这样,不但国家不用多耗费粟帛俸禄,选拔官吏也容易得到贤才俊杰。”纳言苏威也请求废郡,隋文帝接受了他们的建议。甲午(疑误),隋朝把郡全都改为州。

  【原文】


  十二月,乙卯,隋遣兼散骑常侍曹令则、通直散骑常侍魏澹来聘。澹,收之族也。〔〖胡三省注〗魏收事齐以文名。〕

  丙辰,司空长沙王叔坚免。叔坚既失恩,心不自安,乃为厌媚,醮日月以求福。或上书告其事,〔〖胡三省注〗《考异》曰:《南史》云:“上阴令人造其厌媚,又令人告之。”今从《陈书》。〕帝召叔坚,囚于西省,〔〖胡三省注〗门下省为东省,中书省为西省。〕将杀之,令近侍宣敕数之。〔〖胡三省注〗数,责其罪也。〕叔坚对曰:“臣之本心,非有他故,但欲求亲媚耳。臣既犯天宪,罪当万死。臣死之日,必见叔陵,愿宣明诏,责之于九泉之下。”帝乃赦之,免官而已。〔〖胡三省注〗因叔坚之言,始念其拥护之功。此岂少恩而已哉﹖不明故尔。〕

  隋以上柱国窦荣定为右武卫大将军。荣定妻,隋主姊安成公主也。隋主欲以荣定为三公,辞曰:“卫、霍、梁、邓,若少自贬损,不至覆宗。”帝乃止。〔〖胡三省注〗四姓皆汉外戚也。卫氏夷于武帝之末,霍族赤于宣帝之时,桓帝怒而梁宗诛灭,安帝长而邓门衰废,事并见汉纪。少,诗沼翻。〕

  帝以李穆功大,诏曰:“法备小人,不防君子。太师申公,自今虽有罪,但非谋逆,纵有百死,终不推问。”

  【译文】

  十二月,乙卯(二十二日),隋朝派遣兼散骑常侍曹令则、通直散骑常侍魏澹出使陈朝。魏澹是魏收的族人。

  丙辰(二十三日),陈朝司空、长沙王陈叔坚被免官。陈叔坚自从失去了陈后主的恩宠,心中不安,于是用厌媚之术,祭祀日月以祈求福佑。有人上书将他告发,陈后主就传唤陈叔坚,把他囚禁于中书省,准备杀掉他,派遣侍卫近臣宣读敕书,谴责陈叔坚的罪行。陈叔坚回答说:“我本来没有别的想法,只是想亲近讨好陛下。如今我既然触犯了朝廷法令,罪该万死。我死的时候,必定会在阴间见到陈叔陵,我希望向他宣读陛下的诏令,在九泉之下谴责他的谋反行为。”陈后主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只罢免了他的官职。

  隋朝任命上柱国窦荣定为右武卫大将军。窦荣定的妻子是隋文帝的姐姐安成公主。隋文帝本想任命窦荣定为三公,他推辞说:“两汉的卫氏、霍氏、梁氏、邓氏四家外戚,如果能稍微谦恭退让,就不致于覆宗灭族。”隋文帝只得作罢。

  隋文帝因为太师李穆有大功劳,下诏书说:“法律是为了防备小人犯罪,不是为了防备正人君子。太师申公从今以后如果有犯罪行为,只要不是谋逆造反,即使有百死之罪,终不追究。”

  【原文】


  礼部尚书牛弘请立明堂,帝以时事草创,不许。

  帝览刑部奏,断狱数犹至万。以为律尚严密,故人多陷罪。又敕苏威、牛弘等更定新律,除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千余条,唯定留五百条,凡十二卷。〔〖胡三省注〗一曰名例,二曰卫禁,三曰职制,四曰户婚,五曰貛库,六曰擅兴,七曰贼盗,八曰斗讼,九曰诈伪,十曰杂律,十一曰捕亡,十二曰断狱。〕自是刑网简要,疏而不失。仍置律博士弟子员。〔〖胡三省注〗大理寺之属有律博士八人。〕

  隋主以长安仓廪尚虚,是岁,诏西自蒲、陕,东至卫、汴,〔〖胡三省注〗河东郡,蒲州。恒农郡,陕州。汲郡,卫州。陈留郡,汴州。陕,式冉翻。〕水次十三州,募丁运米。〔〖胡三省注〗华、陕、谷、洛、管、汴、汾、晋、蒲、绛、怀、卫、相,凡十三州。〕又于卫州置黎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胡三省注〗《五代志》:京兆郡郑县,后魏置东雍州,并华山郡,西魏改曰华州。〕转相灌输。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长安。〔〖胡三省注〗水运曰漕。关东,自函谷关以东州郡。《五代志》:文城郡,东魏置南汾州,后周改为汾州。晋州临汾郡,旧平阳郡也。〕

  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治书侍御史柳彧上表曰:“昔汉光武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任职。〔〖胡三省注〗事见汉《光武纪》。〕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千子为杞州刺史。〔〖胡三省注〗《五代志》:梁郡雍丘县,隋置杞州。〕千子前任赵州,〔〖胡三省注〗赵州时治广阿。〕百姓歌之曰:‘老禾不早杀,〔〖胡三省注〗今人犹呼割稻为杀稻。〕余种秽良田。’千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胡三省注〗解,晓也。〕如谓优老尚年,〔〖胡三省注〗尚,尊也,高也。〕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胡三省注〗汉置刺史,掌刺举郡县吏,故云然。〕所损殊大。”帝善之。千子竟免。

  【译文】

  隋朝礼部尚书牛弘请求建立明堂,隋文帝因为政权初立,百废待兴,没有允许。

  隋文帝省阅刑部奏章,发现每年断狱结案仍有数万起,于是认为现行法令还是订得过于严密,所以人们多犯法获罪。因此,又敕令纳言苏威、礼部尚书牛弘等人重新修订新律令,删除了旧律令中的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一千余条,只确定保留各种治罪条款五百条,总共十二卷。从此以后,隋朝法律简明切要,疏而不漏。同时,隋朝仍旧设置律学博士及其生徒弟子。

  隋文帝因为长安仓库空虚,这一年,下诏令西起蒲州、陕州,东至卫州、汴州,沿黄河十三州招募丁壮运米。又在卫州建造黎阳仓,陕州建造常平仓,华州建造广通仓,由水路依次转运。漕运潼关以东地区和晋州、汾州的粟米供给长安。

  当时隋朝的州刺史多任用武将,因此大都不称职。治书侍御史柳彧上表说:“从前汉光武帝与二十八位大将一起披荆斩棘,平定天下,及至功业成就以后,这些将军都没有担任职务。我拜读陛下诏书,任命上柱国和千子为杞州刺史。和千子以前任赵州刺史时,老百姓用歌谣嘲讽他道:‘枯老的稻禾不及早割去,稻种脱落就会使良田荒芜。’和千子是行伍出身,骑马射箭,功成略地,是他的特长;至于治理民众,听政断狱,则不是他所理解的。如果说朝廷要优礼老年,自可多赏赐金帛钱财;如果让他出任州牧刺史,则会误国害民,将会造成很大损失。”隋文帝很赞成他的意见。和千子终于被免官。

  【原文】


  彧见上勤于听受,百僚奏请,多有烦碎,上疏谏曰:“臣闻上古圣帝,莫过唐、虞,不为丛脞,是谓钦明。〔〖胡三省注〗书:元首丛脞哉。孔安国曰:丛脞,细碎无大略。马云:丛,总也;脞,小也。《尧典》曰:放勋钦明文思。〕舜任五臣,〔〖胡三省注〗孔子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孔安国曰:五臣,禹、稷、契、皋陶、伯益。〕尧咨四岳,〔〖胡三省注〗孔安国曰:四岳,即羲和之四子,分掌四岳之诸侯。〕垂拱无为,天下以治。所谓劳于求贤,逸于任使。比见陛下留心治道,无惮疲劳,亦由群官惧罪,不能自决,取判天旨,〔〖胡三省注〗判,决也。〕闻奏过多。乃至营造细小之事,出给轻微之物,一日之内,酬答百司。至乃日旰忘食,夜分未寝,〔〖胡三省注〗旰,古按翻,日晏也。夜分,半夜也。〕动以文簿忧劳圣躬。伏愿察臣至言,少减烦务,若经国大事,非臣下裁断者,伏愿详决,自余细务,责成所司;则圣体尽无疆之寿,臣下蒙覆育之赐。”上览而嘉之,因曰:“柳彧直士,国之宝也!”

  彧以近世风俗,每正月十五日,然灯游戏,奏请禁之,〔〖胡三省注〗上元燃灯,或云以汉祠太一自昏至昼故事,此说非也。梁简文帝有列灯诗,陈后主有光璧殿遥咏山灯诗,则柳彧所谓近世风俗是也。〕曰:“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胡三省注〗望夜,月之十五夜也。月旦以日月合,谓之朔,十五夜以日月相望,谓之望。〕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竭赀破产,竞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秽行因此而生,盗贼由斯而起,〔〖胡三省注〗观此,则上元游戏之弊,其来久矣。后之当路者,能不惑于世俗,奋然革之,亦所谓豪杰之士也。〕因循弊风,曾无先觉。无益于化,实损于民。请颁天下,并即禁断。”诏从之。

  【译文】

  柳彧见隋文帝勤于听政理事,百官大臣奏请过于烦碎,于是上疏谏道:“我听说古代的圣明帝王,没有比得上唐尧、虞舜的。唐尧、虞舜不过问细小的事务,所以被称作圣明君主。虞舜委任禹、稷、契、皋陶、伯益五位大臣处理政务,唐尧则经常向掌管四方的诸侯询问治国方针,都垂衣拱手,无为而天下大治。这就是所谓劳于求贤,逸于任使。近来见陛下留心治国安民之道,不惮辛苦疲劳,这也是由于百官大臣惧怕获罪,遇事不敢自己决定,只好禀承陛下裁决,因此奏请过多。以至于像营造等细小事情,支出少量财物等琐碎条务,也都禀奏陛下。陛下在一日之内,须回复众多大臣的奏请,以致常常天晚忘食,夜半未寝,整日为公文表章操心受累。请求陛下体察我的诚挚之言,稍微减少一些琐碎事务。如果是经国安邦的大事,不是百官大臣所能裁决的,自然要由陛下详察明断;其余细务碎事,则责成有关职掌部门长官裁决处理。如此,则陛下劳逸有节,安享无疆之寿;百官大臣亲职任事,蒙受陛下养护之恩。”隋文帝看了他的奏疏后非常称赞,说:“柳彧这样的正直士大夫,乃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柳彧因为近来民间风俗,在每年正月十五日夜里,人们都要点燃灯笼,游戏玩耍,于是上奏请求禁止,说:“我见京师以及外州城乡,每年在正月十五日夜里,人们都要聚集街巷,结朋招友,游戏无度,锣鼓喧天,火炬照地,甚至不惜倾家荡产,竞逐一时的快乐。人们扶老携幼,倾家而出,街上贵贱相聚,男女错杂,僧俗不分。秽行丑事由此而起,盗贼奸徒由此而起,而社会因循沿袭这一弊风陋习,从没有人觉察出它的危害。它不但无益于政教风化,实有害于黎民百姓。请求陛下颁示天下,立即禁止。”隋文帝下诏书采纳了他的建议。



〔共294卷〕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上一卷 下一卷
 

 

 
 
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 copyright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