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辉映 2020年11月06日 来源:光明日报 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整理编辑
峄山,又名“邹峄山”“邹山”“东山”,雄峙于孔孟之乡邹城东南十多公里处。《邹山志》:“环鲁之山多骄,论其玲珑秀峙,未有此山之奇者。”峄山主峰海拔582.8米,并不高,却集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于一身,素有“岱南奇观”“邹鲁秀灵”“天下第一奇山”“齐鲁名山归岱峄”等美誉。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绎山,与鲁诸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绎山即今峄山,鲁诸生之外,应该还有扈从,包括丞相李斯,秦刻石就是李斯所书。
峄山石刻(《始皇诏》局部)
“峄山篆刻典型在,吏部文章日月光。”这两句出自清人包弼臣。包是四川南溪人,书画家。其书法风格平稳厚重,与其父有“羲献之称”,包弼臣书法想必受到秦刻影响。我来峄山并不是想看包氏书法,而是想通过包氏联语了解峄山刻石的地位。
我们从峄山西南大门入山,不坐缆车,沿石径往上爬,意在观赏沿途石刻。但现在峄山不仅不见秦篆碑,其他石刻也少见。据传,秦篆碑原立于峄山上,北魏太武帝登峄山时,不知什么原因推倒了秦篆碑。杜甫诗中有“峄山篆刻野火焚,枣木篆刻肥失真”的句子。现存的峄山刻石并不在峄山上,而且已非原物,乃是宋人根据摹拓秦篆命工匠所为砻石。元代也仿摩峄山秦篆,其碑藏于邹城市博物馆。峄山秦刻看不到,摩崖石刻也稀见,偶尔一遇,也不是秦刻,多是宋以后所制,书者刻者名大多不见经传。
行至半山腰,见半山亭,郑板桥书匾。相传这亭子是秦始皇登峄山时所建,亭边有清代县令王尔鉴的一首诗:“石磴悬山腰,舒目四望青。五华峰渐近,不敢坐危亭。”诗写风景,实则影射官场况味,耐人咀嚼。不过,诗不太守格律,应是即景口占,自未细审。
峄山东侧有一座东峰,名冠子峰。冠子峰有一个平台,据说当年孔子登临至此而将鲁国尽收眼底,感觉鲁国变小了,所以称“小鲁台”。
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东山,即今峄山,当然也有其他说法,比如有说东山是蒙山的。孟子后面还有几句话:“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夫子用这种充满睿智的语言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人的认识水平,观察事物的高度,总是随着所在角度不同而发生变化的,站得高便看得远。
从峄山山下往上,沿途尽是怪石,这些怪石多为巨大鹅卵型,或乱堆,或列阵,望之绵延不绝,人穿于巨石之间,如探秘宫。关于峄山怪石的成因,查阅资料,峄山上多为花岗石,为25亿年前地球岩浆冷却后形成,又经过漫长的风化剥蚀,坚硬的花岗岩被磨蚀了棱角。这种岩石在峄山峰顶尤为典型,峰顶巨石堆积成峰,危耸霄汉。这些巨石之间形成许多岩隙,立于山顶,风急雾飞,壮观而生快意!
游罢峄山,忽有雅兴,竟吟成一首《七律·登峄山》:“上之未易下尤难,夙梦成真访峄山。石出层云多崒嵂,崖摩篆刻久盘桓。树经骤雨罗苍翠,霞织虚空拥碧銮。援葛扪天寻圣迹,罡风阵过古栏杆。”
(作者:夏辉映 原载《光明日报》2020年11月06日第16版)
〔编者后注〕
峄山石刻,亦称“峄山刻石”“峄山碑”“峄山铭”。其首刻即《始皇诏》,为李斯篆文手迹。
始皇诏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䡅远方。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専①惠,寴䡅②远方。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廼③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𤉣④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
注:
①専:古异体“專”,今简体作“专”。 ②寴䡅:古异体“亲巡”。 ③廼:古异体“乃”。 ④𤉣:古异体“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