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星·中华民族姓氏渊源略考-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

  ·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 历史频道 >> 中华汉族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民族姓氏渊源略考


 

姓与氏

  本书即《中华民族姓氏渊源略考》是文化部“五个一工程”项目之“中国青少年历史文化知识丛书”的第五部分,将从2008年夏季起陆续出版。《中华民族姓氏渊源略考》共有五十六个分册,收集并整理了五千四百余个还在使用的华人姓氏,其中前一千余个姓氏是目前在人群中常常能够见到的,其余的四千四百余个姓氏当中,有些是少见的姓氏,有些则是汉字化的少数民族姓氏。

  《中华民族姓氏渊源略考》中的每个姓氏均按照姓氏字源、姓氏渊源、各支始祖、迁徒分布、郡望堂号、家乘谱牒、字辈排行、楹联典故、历史名人、帝王国君这十个部分编写。由于历史渊远,许多资料随着历史的湮迁都难以考证,所以本书中有失误的部分也在所难免。这里要说明的是:第一,在历史人物一栏中,本书力求整理出该姓氏中最有名望的十五至五十个人物,并将人物攫取按出生年代截止到公元1960年,极个别名人除外;第二,在家乘谱牒和楹联典故一栏中,有些姓氏的家谱资料不全,有待继续整理和收集;第三,在字辈排行一栏中,有许多姓氏的辈份字都比较难以整理,几乎无法按各支派进行整理,有待有关部门继续整理和收集,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需要花费大精力、大花费、大时间,《中华民族姓氏渊源略考》是在二十多年编篡的基础上逐渐完善的。

  中国人在距今五千余年的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字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从母亲的。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的遗传规律。

  在六千五百年前的河南省淮阳县(古称宛丘)一带,生活着一个以蟒蛇为图腾的部落,率领着这个部落当时正处在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转折阶段,传说其首领为太昊伏羲氏。太昊伏羲氏“结网罟,养牺牲,以充庖厨”,继而又发明了武器,古称“木兵干戈”。太昊伏羲氏由此赢得了先民的爱戴,被推为部落首领。在太昊伏羲氏的率领下,这一部落先后征服了以雄鹿、鳄鱼、猛虎、苍鹰、巨蜥、红鲤、白鲨、长须鲸为图腾的八大部落,并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组成一个新的图腾。这个新图腾体现了华夏九州的大融合,被太昊伏羲氏命名为“龙”。太昊元年九月初五日,在古宛丘,太昊伏羲氏实现了华夏九大部落第一次结盟。从此太昊伏羲氏“始定四海之广,制九州”。他把自己统领的九大部落,“号曰龙师”。这样,太昊伏羲氏便成为远古华夏第一位帝王,被华夏后裔尊为第一代龙祖。

  在太昊伏羲氏时代,原始畜牧业迅速发展,九州大地和睦相处,一片太平景象。但是最让太昊伏羲氏伤脑筋的,是当时出生的婴儿中,常常出现畸形怪异现象。经过长期地分析观察,太昊伏羲氏发现,这种现象与当时存在的男女群婚、乱婚有关。在母系社会,人们对交媾生育处于十分愚昧的状态。正如《纲鉴易知录》所云:“知其母,不知其父,知其爱,不知其礼”,侄姑相媾,叔与侄女相媾,舅与甥女相媾,群婚、抢婚、乱婚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了制止这种愚昧的乱伦现象,太昊伏羲氏经过长期探索,在华夏九州肇始了“制嫁娶,正姓氏”的伟大实践。他首先自定“风”姓。《帝王世纪》云:“伏羲氏,风姓也。”《竹书纪年》曰:“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为风姓。”接着,太昊伏羲氏又为当时社会还存在的母系家族定了姓,如:妫、姒、姜、嬴、姚、姬等,这些姓皆带一“女”字,即指“源于同一女性始祖,而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与此同时,太昊伏羲氏又为当时已经出现的以男子为传承中心的父系家族定了氏。他自命为伏羲氏,乃制伏天下牺牲之意。又命“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对天下的庶民百姓,有的以居住地的地形、景物为氏,如石氏、邱氏、高氏、沙氏、江氏、海氏、池氏、洪氏、谷氏等;有的以驯养的动物为氏,如牛氏、马氏、猪氏、燕氏、羊氏等;有的以周围常见的植物为氏,如杨氏、柳氏、桑氏、桐氏、茅氏、叶氏、桂氏、梅氏、葛氏、麻氏、花氏等;有的以天地方位为氏,如左氏、东氏、南氏等;有的以天相变化为氏,如云氏、雷氏、雪氏、阴氏等;还有的以生活用品为氏,如柴氏、庖氏等。至此,华夏九州的部落民既有了姓,也有了氏。

  姓和氏在现代基本是一个相同的概念,而在远古之时则有着严格的区分。在那时,以女子为传承中心的宗族称姓,以男子为传承中心的宗族称氏。正如《通志·氏族略》所言:“三代以前……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当远古的先民们人人都有了姓和氏之后,太昊伏羲氏就开始规范“制嫁娶”。《路史》注引《古史考》曰:“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约,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据《通志》记载,太昊时规定:“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互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

  我国现行的姓氏,是在远古姓氏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随着母系社会的分化和瓦解,随着氏族社会的巩固和发展,远古姓的概念逐步被削弱,被淡化,被遗忘。从黄帝以后到西周初始近一千多年的时期内,姓已逐步变得可有可无,氏乃是一个人的主要称谓符号。现今的姓氏,多数确立于春秋至秦汉时期,有的则更晚一些。在这一时期,姓和氏之间的远古概念和差别已经逐步消失,人们干脆把姓氏合一,“姓”开始成为姓氏的总称,亦即现代姓的真正含义。目前世界华人使用的姓氏有三千五百多个,其中大部分可查出起源。这些姓氏确立的过程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是由远古传承而来。如“龙”姓,乃太昊伏羲氏所命青龙氏、黄龙氏、赤龙氏的后裔。而大量的姓氏则是太昊伏羲氏时期以居住地的景物,以驯养的动物,以周围的植物等所确定的氏。到了春秋或秦汉时,还有的氏族后裔为尊其族中声名显赫的先贤,往往以之为始祖,并取其姓氏为姓。如李姓,共尊老子李耳为始祖,认定起源于河南鹿邑。事实上,老子的父亲也是周王室的官吏,在老子之前,李姓也传承了千年之久。

  二是自周王朝起实行分封制,出现了大量的诸侯国和封邑之地,于是很多人就以国为姓,以封邑为姓,以官职为姓,而丢舍了原来的姓氏。如陈姓,共尊陈胡公为始祖,源于河南省淮阳县。史载西周时,周武王之婿妫满官拜胡公,受封于宛丘,继而建立陈国,世称陈胡公,后裔以国为姓。现今全世界的陈姓华人,均到淮阳县寻根祭祖。

  三是赐姓。如张姓共尊黄帝之孙张挥为始祖。远古时,张挥发明了弓箭,授官为弓正,被赐为张姓。其后裔多活动于河南省鹿邑县、濮阳县一带,故鹿邑、濮阳就是张姓的起源地。

  四是或源于某种职业、技艺,或源于某一事件,或源于先人的爵位、谥号、排行次第等,也有的是由于某种原因改姓、变姓的。

  总之,中华姓氏的形成有着各种各样的背景,非常复杂。有的一姓多源,有的多姓同源。现代华人的姓氏有数千个,姓氏起源地达千处之多。但追根求源,万姓皆起源于太昊伏羲氏“制嫁娶,正姓氏”的伟大创举。在太昊伏羲氏之前,世间没有姓,也没有氏,正是太昊伏羲氏“正姓氏”之后,世间才有了姓和氏的概念。尔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才逐步演化为现代的姓氏。

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编辑)
 

----- ·相关文章· ----

 ◇ 中华汉族的起源与发展
 ◇ 中华满族形成的历史(兼满族姓氏略考)
 ◇ 中华五帝中的颛顼和耶稣是否同一人
 

     

 


 

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 copyright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