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胡春华“用民生指标衡量经济发展水平”
文 / 春阳秋风
2010年03月14日 来源:
今天看到《21世纪网》一篇报道《内蒙胡春华:民生投入不能哭穷》,大意是:在内蒙古自治区“两会”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胡春华书记严厉批评一些地方虚报财政收入现象严重,在汇报政绩时,鼓吹财政收入多高、高富,可到了投资民生工程时,却又哭穷。--这些话虽然坦诚、精彩,但恕不转述了。因为,虚报就业,虚报gdp,虚报财政收入,虚报招商引资,虚报灾情与困难,虚报一切可称为“政绩”或者可以衬托“政绩”的数字,早已妇孺皆知了。
胡春华书记的讲话中,真正打动我的是他“治虚病”的绝招:自治区“今后将使用民生指标衡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而非单纯财政收入的增长。地方有多高的财政收入,就应该有多高的民生投入。”“我们强调富民与富区并重,用民生机制倒逼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我们可以放缓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但是必须保证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收入的增加。”
胡书记说的“用民生指标衡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用民生机制倒逼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话,简直“不像话”,而是“论断”,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不仅适用于内蒙,而且适用于全国。这个论断,闪烁着真理的光芒,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有了或者即将发生质的飞跃。
多少年来,考核各级政府及其领导的指标一串又一串,系统、严密、专业,在老百姓犹如雾里看花,看不明白,你越看不明白,人家越便于打扮,把它打扮得花枝招展,水灵灵、光鲜鲜,报上去,即刻,名利双收,甚至升官晋级。如按胡书记的绝招,用民生指标考核各级政府及其领导的政绩,一下子就“阳光”了,一下子就把政府拉到老百姓面前了,即是闭上眼一想:孩子上得起学了、人人看得起病了、收入增加了、房价理性回归了……,单凭感受,老百姓就知道政府“政绩”辉煌。不仅用它“治虚病”药到病除,而且,更为重大的意义在于:政府找到了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
我们知道,在计划经济时期,政企不分,政府和企业目标一致,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改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基础的变化,政企分开了,职能分离了,企业走向了市场,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把经营权还给了企业,企业把民生职能还给了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了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政府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民生。可是,三十年来,政府仍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一直围绕着经济转,经济就是政绩,经济就是gdp、就是财政收入,就是对外贸易,就是招商引资……,为经济而经济,为发展而发展,回头一看,经济发展最快的三十年,也是民生问题日益突出的三十年。原因就是政府自身定位不准,职能不明,种了企业的田(经济),荒了自己的地(民生)。因此说,用民生指标衡量经济发展水平,考核政府和干部政绩,是把政府“倒逼归位”,具有重大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民生是政府最重要的职能,理应用民生指标考核政府。民生指标不仅仅指所谓“十大民生工程”,它是一个包括国民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安全等等人生各方面和生、老、病、死人生各阶段,与经济发展具有内在联系的反映人民群众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等的动态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民生工程是一个覆盖全民和政府各方面工作的宏大系统工程。目前,我们尚没这样的指标体系和民生工程,说明政府转变职能仍然任重道远。
政府把民生作为自己最重要职能,以民生为中心,其税收政策、财政投入、分配制度、垄断价格改革、国有经济调整与布局等等方针政策,都要围绕民生,有利于改善民生。政府由给企业“打工”变为给人民群众“打工”,放开或脱离企业,升到上层建筑高度,管理、调控市场,引导、规范企业行为。
至于胡书记说的“用民生机制倒逼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样具有开创性,因为,正是由于我国缺乏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机制,民生方面欠账较多,导致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内生动力不足、过渡依赖投资和出口、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展迟缓,建立民生与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机制,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输送强大的不竭的动力,而且能够逐步化解经济内部矛盾,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