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谈谈识别假古玩 |
|
文章来源收藏网络 2011年05月09日 子夜星网站整理编辑 |
在文物古玩市场日益繁荣之际,其造假作伪现象也日渐严重,特别是砚台、印石、红木器、微雕等被称作“小古玩文物”的造假作伪,可说是门道多多。
砚台,古时“歙砚”最好,但在宋朝时已绝,后来的所谓“歙砚”为砚商推出的伪品。如“杭州墨石”,由于石质适于雕刻,砚商们便将其雕成荷花、犀牛、龟、鱼等形状的“歙砚”,非常好看,虽不是歙砚真品,但由于中看,同样也能卖出大价钱。
真正的“端砚”,在宋朝时也供不应求,砚商们便开采一些“像端石”来作假。比如深青石的“洁石”,内呈深紫色及樱红色,触感细润,与“端砚”很相像,只是不适于研墨。在广东肇庆端溪旁,有一种“伪石”很像端石,造假作伪者便把它刻成砚,再镶上各种“石眼”,极可能使行家误认其为“端砚”而上一当。
印石,不但在文物古玩店有售,连鸟市上也多得成堆。其中,浙江青山出的田黄、田白,几十元钱一方是低价,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一方的也不难见到,因此造假者济济。造假田黄的常见方法是用寿山石在杏干水中煮上一整天,再放到火上烤,边烤边用国画颜料中的藤黄去擦,寿山石就这样变成了“田黄”。田白比较容易假冒,省事的不过用漂白粉膏液封存一段时日后取出。懂行的不用摸,一看便知真伪。
炮制动辄千元以上的昌化鸡血石最费工夫,那石中的“血色”是用土漆往普通昌化石中“焊”成的。另一造假方法是“浸渍法”,即在一方普通石章上涂上硫化汞,晾干再涂,再晾干,使其血色稍有层次,然后放在透明的树脂里浸渍,晾干后再用细水砂打磨即成,其血色鲜艳欲滴,几可乱真,须仔细辨别。
偶像造假以石俑、陶俑、瓦俑居多,像秦始皇兵马俑的造假,是在新做出来的俑像上洒上硝酸、盐酸,形成“剥蚀”;再用颜料同偶像煮,使其染上“土色”;还得用松烟火熏上一层“烟炱”;最后在太阳光下曝晒,历经数月后,一座“兵马俑”就产生了。
秦汉瓦当是覆盖于宫苑屋檐的小古玩。由于瓦当本来就少,加上历代被收藏的真品不断损失,因而物以稀为贵。若是真品,会带有土锈,即泥与瓦当已粘成一体,很坚硬,而假品新粘的黄土则较疏松,用指甲一挖便会落下。秦汉瓦当做工细致,赝品相对粗糙多孔。真品由于质地细密而时代悠久,会发出清悦的声响,而后仿者声音发闷。此外,新出土的秦汉瓦当带有浓重的土味,而新仿者则无。(龙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