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千克”和“千米”的商榷〔文/刘华秋〕 -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

 ·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 >> 家国天下 >> 对“千克”和“千米”的商榷
  
        

对“千克”和“千米”的商榷

 

文/刘华秋 来源:新华网 2001年5月21日 子夜星网站整理编辑


  【编者按】  中国人已称谓了上百年的,且在日常习惯上早已印象化到意识里面的“公里”与“公斤”,不知何时被今天的专家们强行普及地改名为“千米”“千克”了。这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好像凭空增添了一道换算之后,才能在自己的意识中找回原来熟悉的形像概念,但当读到“走了上千千米路,买回上千千克物”的时候,其别扭感无以言表。对于“公斤”“公里”单位名称,既然中国人都用习惯了,已印象化了,且又与国际计量单位不存在换算上的差异,后来的专家学者们何必那么乐于改之以洋人的称谓呢?


  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并开始实施的国际单位制以长度单位米、质量单位千克、时间单位秒、电流单位安培、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物质的量单位摩尔和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为基本单位,其他单位由这七个基本单位导出。

  我国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决定采用根据国际单位制制订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规定我国采用的市制计量单位只可延续使用到1990年,在1990年底以前要完成向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

  自我国统一执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制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过,在长期施行过程中也发现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制有不够完善之处。笔者就此提出问题,以供商榷。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制决定采用“千克”和“千米”两个单位,而将“公斤”作为“千克”的同义词,将“公里”作为“千米”的俗称。国务院要求政府部门、科技部门、教育部门、新闻出版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从1986年起必须使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但“千克”和“千米”两个单位至今仍然推而不广。

  目前的情况是,科技和教育方面的出版社,均要求采用“千克”和“千米”,不得使用“公斤”和“公里”。目前我国出版的科技书籍和教材中已广泛使用“千克”和“千米”这两个单位。但是,我国的政府公文、新闻报刊和广播电视仍然大量使用“公斤”和“公里”单位。

  为什么“千克”和“千米”两个单位推而不广呢?其原因是这两个单位不符合我国的语言习惯。比如“一千公里”得写成“一千千米”,念起来非常别扭。国家计量局在下达的文件中又有规定:“‘千克’前面不允许带任何词头,例如不允许出现‘千千克’(kkg),‘兆千克’(mkg)的单位名称。”因此,一千公里应写成1000千米,但念起来仍然是“一千千米”。按照上述规定,我们常说的“几千公里”、“几千公斤”,若采用“千米”和“千克”就难以表达了。再如,我们可以说“半公斤”“半公里”,但若说成“半千克”“半千米”,定会引人发笑。此外,我们说“三平方公里”,不可以写成“3千米²”,因为这样就成了“三千平方米”。按国家计量局规定应写成3(千米)²,这是因为在“3千米²”中“千”是一个数词,“米”是一个单位;而在“3(千米)²”中“千米”是一个单位。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千”在汉语中(除在“千瓦”中以外)极少作词头用。“千米”、“千克”在汉语中不像一个单位,给人们的感觉是数词“千”加上单位“米”或“克”。但在英语、德语、法语等西方语言中,“千米”或“千克”都是由 kilo 加上“米”或“克”组成的一个单位。例如在英语中,“千米”是 kilometer,“千克”是 kilo—gram,kilo不是数词,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词头,含义是“千”。所以在英美人的感觉中,kilometer 和 kilogram 就是两个单位,没有我们头脑中那种“千”加“米”或“千”加“克”的感觉。如果英语中用 thousand(一千)来取代 kilo 置于 meter 和 gram 前,那么英语的“一千公里”和“一千公斤”就像我们说“一千千米”和“一千千克”的感觉一样别扭了。

  再则,国际单位制是在西方国家的计量制的基础上创造的,反映了西方的思维方式。比如“千”以上,我们以“万”计,即“万”、“十万”、“百万”、“千万”、“万万”(亿);而西方以“千”计,即“十千”、“百千”、“千千”(兆)、“十兆”、“百兆”、“千兆”。国际单位制中的词头正好反映了这种千进位。由于有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我们应尽量避免用“千”字做词头。比如,我们说“万米赛跑”,说“十千米赛跑”就不符合我国语言的习惯。

  我国将 kilogram 直译为“千克”,将 kilometer 直译为“千米”,表面上看来与国际单位制接轨,实则不然。我认为应结束“千克”与“公斤”、“千米”与“公里”并用的状况,还是采用“公斤”、“公里”为好。这样做不仅不妨碍与国际单位制接轨,反而有助于推行国际单位制。

  与上述现象相应,“斤”和“里”本来应该在1990年以后废止使用,但也是废而不止。这是因为人民日常生活中需要它们。在日常贸易中,一般说来一千克作为单位太大,所以商店里标出每500克多少钱;但人们不说“买500克”、“买250克”,却说“买一斤”、“买半斤”。在农贸集市上更是广泛使用“斤”这一单位。英美目前仍用磅(pound),重453.6克;德国也用磅(pfund),重500克,刚好等于我国的一斤,可见日常贸易中需要一个重500克左右的计量单位。同样,“里”在我国民间仍然使用。老百姓常说某地到某地有几里地,而不说有几千米地。我国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和地名都与“里”字有关,例如二万五千里长征、万里长城、三十里铺、十里屯和八里庄等,我们没有必要将“里”字变成一个历史名词。

  从历史上来看,“斤”和“里”自古就有,而且是不断适应社会需要而发展的。据我国古书记载,在战国时期,一斤相当于现在的250克;到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一斤相当于220克;到南北朝的北周,一斤相当于660克;唐、宋、元朝基本上保持一斤相当于六百几十克的水平上;到明朝,一斤为590克;到清朝,一斤等于596.8克;到民国时期,一斤等于500克。新中国成立后,也是采用一斤等于500克,即二斤等于一公斤。

  据我国古书记载,周制三百步为一里。后据《正字通·里部》,“路程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据旧营造库平制一千八百尺为一里(等于576米)。新中国成立后,一里统一为500米,即二里等于一公里。足见(市)斤和(市)里已经和国际接轨。目前,英美仍广泛使用英制度量衡单位。应当说,在推行国际单位制方面我国走在英美的前面。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一、可废止“千克”、“千米”两个译名,仍然采用“公斤”、“公里”两个惯用的单位,这样更符合我国的语言习惯。

  二、废除市制单位(如两、钱、分和引、丈、尺、寸、分等),但保留(市)斤和(市)里这两个已经和国际接轨而且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单位。

  (作者刘华秋 为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光明日报2001/5/21]
 
 
 

 

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 copyright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