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把“赤脚医生”和“当代游医”比? |
|
原题:拿“赤脚医生”和“当代游医”比,真的好吗?
文/额尔瑾 来源:观察者网 2016年05月04日 子夜星网站整理编辑
〔编者按〕蛇虫叮咬,痈疮脓肿,食物中毒,感冒发烧,腹痛腹泻,跌打损伤,妇女临产,等等,虽不涉及尖端医学,若处理不妥当不及时,有的也会危及人的生命。同时,在乡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广泛普及卫生保健知识,预防各种传染疾病,以及定期接种疫苗等等,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当年的赤脚医生,正是守卫在常见病、多发病前沿阵地的卫士。赤脚医生,是社会主义的新苗,是毛泽东时代服务于最广大乡村百姓的天使。
|
“赤脚医生”这个名词现如今提起的人不多了,可最近由于魏则西事件的发酵,有些人在痛斥某些私营医院时,竟拿“赤脚医生”与之相提并论,或挖掘当年“老军医”的背景,指出那是部分赤脚医生进入城市后产生的现象。朋友圈中这些言论颇有些市场,因此笔者不得不说上两句。
“赤脚医生”是用来称呼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在我国农村的“半农半医”医疗人员的。当时,我国的医疗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特别是对农村人来说,基本是“小病拖,大病扛,重病不治见阎王”。这主要是因为在此之前,像郎中、医生这样的职位,出诊的诊金一般很高,多数农村家庭负担不起。针对这种现状,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6·26”指示,于是,赤脚医生制度、合作医疗和三级医疗保健网成了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的三大举措。
历史资料图片·赤脚医生正在为乡亲们出诊
这些赤脚医生一般未经正式的医疗训练,仍持有农业户口。由于国家十分重视对赤脚医生的培养问题,适当降低了准入门槛。招聘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医学世家;二是高中毕业、略懂医术病理的人;三是一些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但因为过分强调“根正苗红”,所以有些人的文化程度并不高,这为日后进一步的培训增加了不少困难。
“赤脚医生”最早见于《红旗》杂志1968年第3期(9月10日)刊登的一篇调查报告:《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上海市的调查报告》。为什么要称呼其为“赤脚医生”呢?那时候都是泥路,遇上天下雨,农村人一般不穿雨鞋都是光着脚走路,乡村医生也不例外,于是农村人不把他们叫作乡村医生,而叫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这一群体在七十年代的时候达到了鼎盛时期,“赤脚医生”在七十年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最高时全国“赤脚医生”150多万,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390多万。农村不脱产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员达500多万,超过卫生部系统原有卫生技术人员的总数(220万)一倍多。(《共和国重大文化事件纪程》)
当年对这些赤脚医生会进行在职培训,培训方式最多的是在县医院或者公社卫生院,还会定期召开业务学习例会,其他的方式还有赤脚医生函授班、卫校正规培训、下乡医疗队培训等。靠着这些方法,在短期内,低成本、高效率地培养出一大批“留得住、养得起、用得上”的赤脚医生。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培训存在着明显的“功利性”,主要学的是对一些常见病的对症处理与治疗,并不是全面系统地学习医学基础知识。他们只掌握了注射、止血、人工呼吸等技能,以及负责发止痛片、阿斯匹林、黄莲素、磺胺类药的工作,只能应付感冒发烧之类的常见病小病,对于慢性病和大病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再加上医学是一门需要临床经验的学科,这一方面的培训却因为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而难以实现。如果按着这种标准来选拔医生,是远远不够满足建国初期广大农村的需求的。
许多人会将赤脚医生同如今的一些“江湖游医”混淆,实际上,这两个群体之间有着巨大的不同。在当时,赤脚医生的管理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大队、公社、卫生院、公社党委、县卫生局都对赤脚医生进行管理,只在管理的形式和内容上有所不同。赤脚医生在行政上受大队公社管理,而公社卫生院则是对赤脚医生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的部门。赤脚医生时期恰逢“文革”,当时每个县、每个公社、每个大队都有一位副书记分管或主管赤脚医生。
选拔出的赤脚医生,除了会进行培训之外,还要通过考核,大队以及公社卫生院,有时也包括县卫生局都会参与。公社卫生院是主要的考核单位,对其业务进行考核与指导,县卫生局是赤脚医生间接的考核单位,大队考核赤脚医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情况和综合表现。对于赤脚医生的首要调查标准就是群众的满意度,赤脚医生是受县、公社、大队的管理的,在集体经济下,赤脚医生基本是不考虑经营成本的,完全是全心全意地“悬壶济世”。
赤脚医生给人看病,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寒暑季节,也不管天寒地冻、刮风下雪,只要哪个人有病痛就必须迅速出诊。在当时,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一些赤脚医生曾经回忆自己当年出诊看病的情节:
1976年12月,一个寒冬的深夜,我已睡着了,突然有人敲门和呼喊,我赶紧起床开门,原来是队里的xxx在焦急地喊我出诊。当时天下着鹅毛大雪,北风呼啸,寒风刺骨,路滑泥泞,又冷又黑,救人要紧,我立即拿上拐棍,一步步,跌跌撞撞赶到他家。他妻子头痛发烧,咽痛,畏寒,全身酸痛,咳嗽气促,两肺布满干湿嘤音,我当机立断马上进行输液,同时让她服西药。通过对症综合治疗,一个通宵守护,病人逐渐降热,转危为安。(《赤脚医生》
周祥新)
赤脚医生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就是药品的缺失,即便是常规的药品有时也得不到保障。于是当时很多赤脚医生不得不上山采药。上山采药的路非常艰难,由于一来一回会花费很长时间,很多时候要露宿在山里,除常常遭遇毒蛇等以外,还会摔倒骨折。
对于农村医疗而言,治病重要,防病也绝对不容忽视。农村每年都要接种麻疹、“百白破”三联、卡介苗、牛痘、流脑、乙脑、小儿脊髓灰质炎、霍乱等各类疫苗。另外,还在流感季节用板蓝根大青叶煎汤,乙脑流行季节用千筋草煎汤,让每个社员喝,而且全部免费。还要一年两次检查钉螺,防止血吸虫病蔓延。到了夏季,要用漂白粉对水井消毒,防止肠道传染病蔓延。这些工作都是由各村的赤脚医生来完成的。
新中国的卫生工作倡导“预防为主”,赤脚医生配合生产队,在农村大力宣扬讲究卫生的好处与方法,开展了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提倡垃圾分类,粪便管理,注重饮用水源的健康与干净,这对于当时农村卫生面貌的改观有着巨大作用。
赤脚医生的收入和日常怎么样?由于他们“半农半医”的身份,因此,赤脚医生往往比普通农民更加辛苦。
赤脚医生,一年到头大队补贴工分1700分(每天工价0.7元),参加集体劳动不得少于200个劳动日,半医半农。时值“双抢”农忙季节,要参加生产队劳动,中午想和社员一样休息一回都难,不是中暑的就是腹泻的,还有生疖子的、感冒的病人等着你去治疗。只想好好地睡个觉都成了奢望。那时社员看病虽然是免费的,拿点药片5分钱,肌注一针一角钱。但还是有些社员连5分钱也拿不出。我家也一样困难,没办法我只好掏钱垫上,年复一年也不知道垫了多少回。我放弃了几次招工和招干的机会,扎根农村,实践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理想。(《赤脚医生》
周祥新)
1975年,谢晋导演执导的电影《春苗》真实地反映了赤脚医生的日常与生活。该片讲述了江南某大队妇女队长田春苗被送到公社医院学习,回队后为贫下中农治病的故事。影片中就对农村的医疗现状进行了描述,缺医少药成为当时赤脚医生们的共鸣。
诚如影片中的演绎,中国农村的医疗状态当时并不乐观,赤脚医生常常会遭遇难以治疗的,甚至病症都难以确定的情况。另一方面,中央也深知,在短时间内仅凭借赤脚医生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农村医疗难题很难。在毛泽东主席看来,用较短的时间,花较少的力量,先培养出一些医术虽然不高,但农村最需要的赤脚医生算是一种权宜之计。赤脚医生的用药和医术最然不高,但是赤脚医生对待病人的热情,对待病患负责任的态度却是当时能在农村扎根医疗的必要条件。
赤脚医生的医术虽然有所欠缺,但却在培训与实践中不断地提高。1974年10月,邓小平在接见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卫生代表团时,肯定“赤脚医生”一方面劳动,一方面治病的方向,并用从赤脚到穿起草鞋再到穿起布鞋的形象比喻,指出赤脚医生增加知识、提高本领的发展道路。“文革”结束以后,由县卫生局统一组织赤脚医生进行了考试,合格的发给一本“赤脚医生证”,不合格的不发,这就是说,没有取得证书的赤脚医生将失去行医的资格。此后也是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考试,赤脚医生的门槛也越来越高。
随着形势的发展,“赤脚医生”完成了历史使命。通过资格考试者,被授予的证书改成了“乡村医生”,“赤脚医生”已经成了一个时代的背影。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
“赤脚医生”逐渐消失。根据2004年1月1日起实行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乡村医生经过相应的注册及培训考试后,以正式的名义执照开业,赤脚医生的历史自此成为过去式。
虽然“赤脚医生”有各种不足,但是无论从出发点还是社会效益来看,都不是“当代游医”能比的。纵使“游医”中有部分人曾经是“赤脚医生”,也与整个“赤脚医生”体制没有什么联系。现今的某些乱象,需要立足现实分析、解决,随便从过去找个名词套用或硬拉关系,能有什么帮助呢?抑或有些人只是为了吐槽而吐槽,为污名化而污名化?
--- 相关链接 ---
毛泽东主席“6.26指示”50周年随笔
|